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8月18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蔡老师

发布时间:2017-08-18 08:40:52  

□杨舒

我最初是在一个乡下的高中上学,那个地方离县城有十几公里远,坐落在洪河边,校园内没有高楼,只有几排平房,满院的树木,环境很美。

记得初到学校时,我是骑着自行车去的,那时候自行车是一般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学校没有存放自行车的地方,同学们的自行车都放在寝室的角落里。那时候的寝室很大,是和教室一样大小的三间屋子,摆着一张张木板床,一个班的男生一个挨一个住在一起。

高中求学的日子是很苦的,早上五时许起床,出操,出完操后早读,之后一天紧张的学习开始了。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有说不尽的酸甜、道不完的苦辣。但就在这三年里,有一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姓蔡,我们都叫他蔡老师。他70多岁了,住在校园内的一间小屋里,满头白发,面色红润,戴副眼镜,中等身材,微胖。据学长们讲,蔡老师在学校教了近四十年的书,已退休好几年了,本该回到老家颐养天年,他在县城当局长的儿子几次要接他去县城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舍不得学校、舍不得离开学生,他就选择留下。

蔡老师的住室外边有一棵桂花树,据说是他几十年前刚到学校时种的,现在很高大,枝繁叶茂。每到八月桂花开的时候,整个校园内都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这个时候也是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学生们最幸福的时候,因为每到这个时候,蔡老师都会把桂花摘下,加入白糖、面粉,放进锅中,蒸出香甜可口的桂花糕,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拿到屋外的方桌上,热情地招呼同学们品尝。看着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蔡老师也开心地笑了,这可能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吧。

在蔡老师小屋外边的方桌上,还经常放着几壶竹叶水,这是蔡老师每天用他的小煤火炉子烧的,免费让学生们喝。蔡老师说孩子们读书学习用脑子,容易上火,竹叶茶清热去火,多喝些有好处。每天下课后,来这里喝茶的学生络绎不绝。有学生看蔡老师挺辛苦的,就给蔡老师钱,蔡老师每到这时都会发火。他说:“你们现在还不能挣钱,都是花家长的钱,家长挣钱也不容易,我有工资,给你们烧些茶水不费什么劲,等你们有本事挣钱了,再来看我!”而每到这个时候,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子们也是心里暖暖的。

蔡老师身体很好,精力充沛,每天早上起床铃声一落,他就会出现在我们寝室门口,喊我们起床。当我们睡眼惺忪地起床后,还有个别懒虫赖在床上。这时候,蔡老师就会出现在他们床前,忽一下掀掉懒虫们身上的被子,把他们从床上赶下来。而到了晚上1030分后,他也会出现在寝室门前,催促那些用功的夜猫子们早点休息。我们这些学生刚来时还真不适应这待遇,可是学长们说,蔡老师这样做已经有几十年了,于是慢慢地我们也享受这待遇了。

后来我转学到县城了,再后来考上大学,再后来参加了工作,关于蔡老师的消息慢慢变少了。

忽然有一天,同学打电话说蔡老师不在了,我很震惊,于是和几个高中时的同学急忙驱车数百里赶到蔡老师家。蔡老师的老家位于洪河岸边一个普通的村子里。我们到的时候,村子里挤满了前来吊唁的人,应该大都是蔡老师教过的学生,或是吃过蔡老师的桂花糕、喝过蔡老师烧的竹叶茶的学生。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四面八方赶来见蔡老师最后一面,送蔡老师最后一程。瞻仰蔡老师遗容时,我发现他的脸色依然是那样的红润,看上去很平静,就像村子旁边的洪河水静静地流淌。葬礼之后,我们这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到高中校园去看看。蔡老师曾住过的小屋外的那棵桂花树依然浓阴如盖,而且桂花盛开,香味弥漫了整个校园和校园外很远的地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