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温暖一方百姓
——记市地税局派驻确山县三里河街道董庄社区第一书记胡友亮
□晚报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段阳东 文/图
胡友亮(左二)走村入户访民情。
2015年9月,胡友亮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的号召,到确山县三里河街道董庄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董庄社区既是一个艾滋病重点防治村,又是一个贫困村。全村3000多人,近100名党员,人均耕地不到2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农民经济收入偏低,自身发展内在活力不足。针对这种现状,胡友亮理思路,抓重点,有序开展工作。
建强基层组织
胡友亮牢记组织重托,时常告诫自己要谦虚真诚,用真心和村干部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胡友亮协调市地税局捐赠办公桌椅50套和15台办公电脑,建立了党员电教室、便民服务室等。他还想办法筹集资金2万多元为村里修建小伙房,并配齐了炊具和餐具,方便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就餐。胡友亮逐一与村里干部谈心交流,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办好惠民实事
两年前的董庄,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沟内污水横流,严重污染了环境和地表水。胡友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得到了全体干部的响应后,他积极向各有关部门汇报,协调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为社区修建道路20余公里,修成了全县最大的文化广场,建设了公共卫生厕所和草坪。
发展产业项目
胡友亮依托董庄社区区位好、环境好、资源好、人缘好等优势,为村经济发展制定了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致富措施。成立为民蔬果专业合作社,吸纳55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并将第一书记项目资金18万元投入作为启动资金;规划实施优质瓜果种植,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实现以点带面。目前已栽种奥桃、黄金梨等果树3000多棵。胡友亮还引导村民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养殖业,圈养确山白条猪和黑猪,探索规模化生产经营,创出自己的品牌。引进资金建成了村藤条编织厂,号召全社区贫困家庭人员前来务工。
心系困难群众
董庄社区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属于老弱病残户,需要更多的关爱、关心和帮助。胡友亮多次深入贫困群众家庭,实地调查,准确及时掌握群众的所需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近两年来,胡友亮走访入户600多户,撰写民情日记500余篇。街道的领导说,有胡友亮这样的第一书记,村里的工作我们非常放心。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胡友亮得了严重的颈椎病。村干部劝他休息几天,到医院做个检查,他总是推辞说,等忙完这一段再说。由于驻村,胡友亮一周才回家一次,和孩子很少见面。
“第一书记,推动精准扶贫,全面实现小康的时代先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荣耀和自豪,我会倍加珍惜党组织给予锤炼自我的机会,自加压力,出色工作,勇往直前,不辱使命。”连续两年被确山县授予“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的胡友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