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动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
——记天中晚报社派驻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第一书记刘鹏
□晚报记者景中原 文/图
刘鹏(左)与村民拉家常。
出身农家的他,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情愫。无论晴天下雨,一有空闲,他就到东家看看、西家转转,随时了解群众的所急所困、所思所盼。 他,就是天中晚报社派驻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的第一书记刘鹏。
栗庄村地处上蔡县大路李乡东北隅,全村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763户人家3210口人,其中建档立卡54个贫困户154人。
一个个农户
得到关爱和帮助
2015年9月底,驻马店市委选派天中晚报社副总编辑刘鹏任上蔡县大路李乡栗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刘鹏走遍了栗庄村的角角落落。
刘鹏的驻村工作得到了驻马店日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让全村的困难群众得到帮助,报社领导和工作人员与栗庄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截至目前,报社已慰问困难群众80户300余人,先后为7名重度伤残的贫困家庭送了轮椅,为30名留守儿童送棉衣书包,对3名孤儿进行救助, 看望了全村的11名五保户、13名小学教师、6名90岁以上老人,给全村28个有在校生的贫困户提供500元至1000元的助学金等, 为16个特困家庭发放了200元至500元的慰问金。
一声声嘱托
脱贫攻坚牢记在心
截至今年6月中旬,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办理了精准扶贫医疗证,彻底解决了因病致贫家庭的后顾之忧。全村40余名贫困劳动力相继实现了转移劳动力就业,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
目前,栗庄村的80亩红薯、洋葱产业基地以及3000余亩花生长势喜人,20亩“盆景蔬菜观光园”村集体经济项目已经发挥效益,占地8亩的光伏发电基地已经并网发电,每年村集体可收入40万元。
作为2016年上蔡县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之一,栗庄村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怀。去年以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副书记王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正晓,省委原常委、纪委原书记尹晋华,副省长王铁,市委书记余学友,市长陈星等省、市领导先后多次到栗庄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对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殷切期望。
牢记嘱托,刘鹏和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有重症残疾人的贫困家庭的脱贫难题,建设了栗庄村重症残疾人集中托养院,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护工3人、厨师1人。
2016年底,栗庄村如期实现整村脱贫目标,并被上蔡县评为“脱贫攻坚示范村”、“治安模范村”。新华社、《农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先后报道推广栗庄村的脱贫攻坚经验。
一个个项目
托起“美丽乡村”梦想
行走在栗庄村新修的通村公路上,只见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群众的家门口,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点缀其中,孩子们在文化大院玩耍,老人们在小游园内诉说着村里发生的变化……
目前,全村水、电、路、网络、有限电视等实现了全覆盖。修建了村室、村综合文化广场、村卫生室、村小学教师中转房等。
2016年12月,栗庄村代表全市接受了全省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检验,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党的组织
在“两学一做”中建强
按时召开党员大会,首先重温入党誓词。这已成为栗庄村全体党员的必修课。
刘鹏始终牢记第一书记驻村四项重点任务。他积极探索“党建+”的工作模式,在乡党委的支持下,选配一名28岁,大专文化程度的年轻党员充实到村党支部班子,增强了班子的鲜活力、战斗力。他带领村党支部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016年12月,栗庄村代表上蔡县接受全市党建工作观摩评比,成绩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刘鹏就像一头孜孜不倦的黄牛,扎根属于他的责任田,无怨无悔,勤奋耕耘,用心书写一份驻村为民、助力扶贫攻坚的合格答卷。2017年2月7日,刘鹏作为“优秀第一书记”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