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1日清晨,和往常一样,我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收听早新闻。就在那一刻,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向我袭来:深受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爱戴和尊敬的邓大姐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刹那间,阵阵悲伤涌上心头,我开始失声痛哭。我决心要去给大姐送行,可当时我已经离休,离开了心爱的新闻记者岗位,不能再通过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到现场。但是那份深厚情感驱使我立刻骑上自行车前往中南海的西门。经过与警卫们的再三沟通,终于被允许进入。
1992年7月17日邓颖超同志遗体火化当天讲述者邓勤(右三)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厅内向邓颖超遗体鞠躬致敬(资料图)。
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
我来到简朴而肃穆的灵堂,仰面望见墙上悬挂着邓大姐那满面笑容的遗像,当年在她身边工作时的场面如同过电影般浮现在脑海中,那亲切的音容笑貌时至今日仍清晰地萦绕在眼前,我的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
整整一个上午我都没有离开灵堂,一直在现场帮工作人员疏导前来悼念的人群。这时一位周总理生前的老侍卫长告诉我:“邓大姐的遗体将于17日上午在八宝山火化。”我暗暗下定了决心:那天一定要赶到现场为大姐送别。
或许是由于忙中失智,7月17日那天我竟然忘记讨要一个证件,就独自一人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结果到了八宝山,发现大门前早已人山人海,自发组织前来为邓大姐送行的队伍排成了数百米的长龙,很多人已经在外面等了几个小时还未能进入。这时我的心里就像着了火一样备受煎熬:今天我还能有机会见上大姐最后一面吗?
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正在心急如焚之际,人民大会堂的几位领导带着十几名工作人员前来吊唁,由于过去经常和他们打交道,彼此非常熟悉。于是我搭上了这趟“便车”,跟在这支队伍当中顺利通过公墓礼堂的专用通道步入大厅最终来到邓大姐的送别室。邓大姐神态安详,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上覆盖着一面鲜艳醒目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我随着送别队伍缓步走近大姐,深深地向她鞠躬告别。
伴随着凄楚的哀乐声,我的热泪夺眶而出,记忆的闸门打开了,我仿佛又回到了16年前……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作为中央电视台时政记者的我有幸参与了悼念活动的全程报道工作。我和几个同事在北京医院里为总理守灵时,看到邓大姐独自一人站在家属的位置。此时此刻她默默地承受着巨大悲痛没有放声痛哭,表现得如此镇定和坚强,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超乎常人想象的自制力啊!
1月11日下午,运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驶向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告别室里,治丧委员会的领导们在向总理敬最后的告别礼,这时邓大姐脚步匆匆向总理的灵柩走来。
此时此刻邓大姐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心中那积压多日的哀伤和悲痛,扑倒在玻璃棺的棺盖上望着总理的遗容放声痛哭:“恩来,永别了,让我再看你最后一眼吧……”这是我平生唯一看到邓大姐这样伤心欲绝地痛哭。站在不远处的我禁不住泪眼模糊,打湿了衣襟和摄影机……
光阴荏苒,转眼间邓大姐已经离开我们25个春秋。但这位慈祥的大姐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她那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党员精神和廉洁奉公、平易近人的崇高品格将永远激励着我!。
(据《老年生活报》 邓勤口述 陈敬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