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宾
一架纺车,一件老粗布衣,见证着一种情感,母爱纯真。
儿时的我,经常听着母亲的纺车声进入梦乡,这声音质朴、醇厚,夹杂着老屋本真的情怀。
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境不好,很多生活用品来源于母亲的手,像我们穿的粗布衣,就是靠母亲一线一线纺出来的,穿在身上贴身、舒服、暖和。
我母亲是个文盲。她从嫁到我家后就不喜欢出门。过去的女人都这样,在家没有一点儿地位,不把自己当人看待,每天与她们相伴的就是纺车、织布机之类的冷物件,没有言语,无法交流,天天从事着枯燥的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母亲把青春和岁月交付给了纺车,别看是一台破旧的纺车,对母亲来说是个宝,从早到晚,暑来寒往,母亲纺出星星、纺出月亮、纺出我许多童年的故事。多少个休息日,听着那熟悉的声音,我的思绪丰满在一根根棉线里;多少个冰天雪地的寒冬,母亲给我们纺出温暖。跟着母亲的纺车,我的童年不再寂寞;穿着母亲亲手纺出的粗布衣,我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温馨;我天真的大脑里满是母亲和纺车的身影,还有母亲那朴素的思想和朴实的乡村气息。
有时,夜很深了,我还能听见母亲在忙碌的声音,累了!她就站起身歇息一下,有时还会走到床边帮我掖下被子。
幸亏有了母亲的纺车,才让我穿上这物美价廉的粗布衣。母亲把纺出的线在织布机上一点一点地织成平布,遇上乡村里走街串巷染布的手艺人,母亲就会把自己织的布染成各种花色,回来后,根据我们身材的胖瘦,裁剪成适合我们穿的衣服。里面穿的衣服一般不会染,只用浆糊给浆一下,穿起来既结实又舒服。别看这粗布衣,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从小我记得自己没得过什么皮肤病,这应该与穿粗布衣有关。虽然现在什么样的衣服都可以买到,穿起来有时候很不舒服,身上容易发痒。
后来,各种各样的布走进了乡村,母亲的纺车也派不上用场了,母亲依然不肯让我们丢弃,这是她一生相伴的物件。对她来说,纺车里浸满了她凝望的目光,纺车是家庭全部物品的凝结,里面更多的是母亲付出的心血。
如今,母亲已经老了!母亲的纺车也不知道丢在何处,那辆纺车、那段岁月还残存在记忆深处,让我时时想起。
那件粗布棉袄,温暖了我整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