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7月19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说《昭明文选》

发布时间:2017-07-19 08:52:02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一本书而被尊崇为专门学问的,有两本书,前有“《文选》学”,后有“红学”。

《文选》是南北朝时期梁朝(502~557年)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故又称《昭明文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收录先秦至齐梁间130位作家的700余篇作品,并按照赋、诗、骚、诏、册、令、教等37类文体编排。每类文体下又按内容分成小类,作品大致按照时代先后排序。这种细密的文体分类,较之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八目、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精确合理得多。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文体的辨析与文学的繁荣,两者之间有重要关联,是中古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前已有《文心雕龙》作理论上的阐释。《文选》的价值,不仅选录了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而且通过这种分类,为世人提供文体方面的范本。《文选》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最重要的津梁,由此上溯,可清晰看出中国文学从先秦到齐梁间发展演变的轨迹。

《文选序》编选宗旨及选录标准有四类作品不能入选:第一,相传为周公、孔子的著作,大体相当于中国传统目录学四部分类中的经部。第二,老子、庄子、管子、孟子的著作,大体相当于子部。第三,贤人、忠臣、谋夫、辩士的辞令,即《国语》《战国策》以及散见于史籍中的这类著作。第四,记事、系年之书。这后两类相当于史部。通过这种编选,萧统要为“文”与“非文”划一疆界。他所要编选的是“文”,具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和“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特点,而经、史、子这三类作品较为质朴,以实用为主,所以不选。在选录作品中,编者更重视陆机、谢灵运、江淹、颜延之等人作品,对风格轻琦的艳情诗和精美细微的咏物诗很少选录,也不看重乐府民歌中的情诗。

萧统的选录标准浸润着齐梁时期的儒家色彩,不尚绮丽,倾心典雅。从萧统的成长环境看,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选》看作是为学士“肴核坟史、渔猎词林”而编的文学总集,它具有官方色彩,是梁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影响下的必然成果。

(新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