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15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赞,飞驰的“中国车”!

发布时间:2017-06-15 08:20:45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这是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中的一段话。说起“中国车”,不禁让人想起奔跑在中国甚至各大洲的“子弹头”和它的“兄弟们”。

过去5年间,行走在轨道上的“中国车”不仅“缩小”了中国,也联通了世界,打响了高端装备“中国造”的品牌。

 

不断壮大的“列车家族”

 

65,北京门头沟区石门营,一辆近百米长的列车驶过即将开通运营的S1线。在北京首条磁浮线上,这辆“舞动”着“中国红”色带的列车进行了热滑试验,以检测车辆供电、信号系统等运行是否正常。

据中国中车唐山公司中低速磁浮列车交付经理李雨生介绍,利用电磁铁吸引力,这辆“玲龙号”列车“浮”于空中平稳运行,离轨道有0.8厘米至1厘米。

“玲龙号”是中国轨道交通车辆的新成员,而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大都来自中国中车。过去5年间,这一“家族”不断发展壮大。

据中国中车董事长刘化龙介绍,近5年来,中国中车研制了时速160公里至380公里之间不同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和城际动车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动车组家族”,这些动车组已经投入2.2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和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城际铁路。

不仅如此,着眼于推动高铁走向新阶段,中国中车正在研究时速350公里的卧铺动车组、货运动车组、可变编组动车组以及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

此外,在机车领域,中国中车研发了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机车,让国产内燃机车首次登上青藏高原。在铁路货车领域,中国中车成功研制了载重百吨的铁路货车。

 

全面自主的“中国技术”

 

今年2251033分,随着G65次列车驶出北京西站,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上线运营。

2012年以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集合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优势力量,我国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设计研制工作,先后完成总体技术条件制定、方案设计、整车型式试验、科学实验、空载运行、模拟载荷试验等工作,今年13日取得国家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

早在去年71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就在郑(州)徐(州)线上“激情相会”,各以超过420公里的速度交会而行,完成了世界最高速的动车组交会试验。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周黎表示,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技术性能,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

“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自主化,表明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周黎说。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