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6月15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蛟龙”号完成“收官之潜”

发布时间:2017-06-15 08:19:20  

 “蛟龙”号完成“收官之潜”

为中国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潜   本航次三个航段下潜30

yangf170642.jpg 

61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海面。

当地时间13658分(北京时间13558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载着3名潜航人员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缓缓进入水中。705分,“蛟龙”号离开阳光照耀的海面,向着太平洋雅浦海沟深渊潜去。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最后一潜,也是自20136月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的第101潜和“收官之战”。

此次下潜的任务是:近底观察、航行拍摄海底巨型底栖生物和海底地形地貌,进行海底环境参数测量,使用8升采水器采集近底层海水样品,使用生物分层网兜采集生物样品,使用机械手采集巨型底栖生物和岩石样品,择机使用Pushcore(插管)采集沉积物样品。

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的最后一潜,本航次三个航段分别在西北印度洋、中国南海和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进行科学调查,三个航段分别下潜11次、9次和10次。

相关链接

11次深潜超过6500

 

“蛟龙”号大深度作业能力人尽皆知,海试时曾经深潜7062米海底,创造了世界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

试验性应用阶段,“蛟龙”号先后在中国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区下潜,作业地形涵盖了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

记者多次看到“蛟龙”号从6500多米的深海归来。统计显示,“蛟龙”号在试验性应用阶段的下潜,17次作业水深超过6000米,其中11次超过6500米。大洋38航次中,“蛟龙”号曾在2000米海山区54潜,在6000米深渊区53潜。

“连续大深度安全下潜,发挥了‘蛟龙’号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进一步验证了其技术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我国进军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