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对于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人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由于地处黔滇桂石漠化连片贫困区腹地,这里的山是石头山、路是石头路,甚至有些村民的房子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起来的……
眼前的景象让记者震惊:漫山遍野都是白花花的石头,哪里有路可言?分明就是“地上长出了石头刺”。晴隆县茶马镇党委书记袁力潇洒地“点石”而过,像在自家的自留地里遛弯儿一样。袁力说,他在乡镇工作11年,这样的路早就走习惯了。
茶际村一组是一个“困”在石头中的苗族寨子,已经纳入当地整体搬迁计划。
袁力说:“石头多咱不怕,种不了庄稼咱就种草养羊,只要能脱贫、能挣钱,啥路咱都能走。”
如今,“晴隆羊”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全县存栏量超过50万只。
踩着“石头刺”走了1个多小时,住着46户苗族贫困群众的茶际村一组逐渐映入眼帘:牛粪遍地的小山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一些茅草房歪歪扭扭地“挺”着……
袁力说,老百姓的信任,是靠在石头山上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干部们在石头上飞奔,村民们也跟着在石头上使劲儿,石头上架起了脱贫致富“连心桥”。
正午时分,记者见到上傍组布依族妇女班良英时吓了一跳,59岁的她正在几乎垂直的峭壁上给玉米施肥。
班良英说,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打工,一年能挣几万元钱。家里喂猪养鸡,政府每年还给几千元的补助。“明年我们就搬到县里住嘞!”班良英说,别看是在山坡上干活,但只要脚踩着石头,心里就踏实。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