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肖婷婷
近日,市民黄承波经历了“惊魂一刻”。前几天温度较高,他换上薄衫到户外锻炼。第二天早上,晨练后的他突然感觉胸痛胸闷,被送到医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幸好救治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据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医师赵文艺介绍,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冷热交替,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增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致使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赵文艺介绍,春季气温乍暖还寒,老年人的动脉系统较难适应,易导致血管痉挛或收缩,血压波动幅度增大,造成冠脉供血障碍,感冒、呼吸系统的疾病也都会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
赵文艺提醒中老年人,春天不宜过早地脱去冬衣,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在寒流来袭的时候要增加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护好脑,护好背,防止因气温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和受凉感冒。
同时,每天适当参加以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的户外运动,加强小关节运动,可促进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
“ 当患者突发心脑血管病以后,若能适当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对缓解病情能起到一些作用。”赵文艺建议市民,若家中有患者突发心脑血管病,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适当采取一些救助措施,如:让患者侧卧或平卧时头向一侧倾斜,避免将呕吐物吸入气管。若随身携带或家中备有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可以先让患者服用药物,以争取救治时间。图为赵文艺(左一)正在为患者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