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征”缠上不少市民
医生:调整心态 摆脱困扰
□周刊记者 肖婷婷
长假虽然已经过去,但不少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市民还没进入状态,面对签到、工作,心里嘀咕着:“假期过得真快!真烦人,又要上班了。”有些人觉得很不适应,不但迟到,还感到身心疲惫、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节后综合征”困扰着不少市民。
昏昏沉沉 乏力疲惫
2月6日,上班再次迟到的徐杰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好像还没有从节日里的懒散中“解脱”出来,节后上班的这几天接连迟到,并且坐在办公室里总感到头晕。不少市民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早上一起床,想着明天就要上班了,就感觉头晕晕的,浑身都不得劲儿。”昨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院神经八科,市民王浩向医生描述着自己的症状。
“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要注意调整饮食,更重要的是心态要调整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八科主任医师赵福涛指出,“节后综合征”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指在长假过后由于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引发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的症状。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内涵。人们连续休息7天,改变了平时的生活规律,吃喝无节制,节后容易出现不适。”赵福涛介绍。
调整心态 摆脱“节后综合征”
赵福涛介绍,春节长假期间,不少市民忙于探亲访友、应酬聚餐、熬夜打牌等,打破了平时的生活、饮食规律,造成人体内分泌、消化功能等发生紊乱,以致重新投入工作时精神难以集中,并有头疼、疲劳等症状,严重的还伴有抑郁、失落、焦躁等不良情绪。这就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
赵福涛建议,调整好心态是关键。每天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规律,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此外,一定要加强锻炼,每日早起锻炼半个小时为宜。这是防病保健、调节身心的好方法,。上班族在工作间隙可以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的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帮助自己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必要时可到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服用一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