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2月23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说马踏飞燕

发布时间:2016-12-23 08:59:37  

□张全新

家在未来城,与开源公园隔路为邻,茶余饭后,举步便可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尊国家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铜像,表明我市是国家级旅游城市。偌大的公园里,造型逼真的马踏飞燕铜像显得娇小玲珑,犹如儿童玩具,托举在半空中。铜像的右蹄踏在燕子背上,其余三蹄腾空而起,给人以“拳头上立人、胳膊上走马”的感觉,其技艺巧夺天工,令人叹服。

说起马踏飞燕,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69年,甘肃武威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深挖洞”,修地道,突然挖出一座东汉大墓。生产队长王洪尚把墓室里面值钱的东西,诸如青铜器一类,装进麻袋,用架子车拉到大队库房里存放起来。不久,消息传到省文化厅,省厅派员到村里收缴墓中葬品,才知道这是东汉末年武威军政“一把手”张将军夫妻合葬墓。墓中葬品中有尊只有34.5厘米高、41厘米长的青铜奔马,构思奇妙,工艺精湛,堪称稀世极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青铜奔马四蹄翻腾,昂首嘶鸣,马尾高扬,后右蹄踏在振翅飞翔的燕子背上,吓得燕子回首惊视。经专家鉴定,这尊青铜马符合古代相马术中的身材比例,郭沫若先生形象地命名为“马踏飞燕”。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这尊稀世国宝级文物,是我国禁止出国(境)展出的文物之一。

如此珍贵的雕塑,公园里的游人多不知根底。有位仁兄望着这尊旅游标志说,驻马店是古老的驿站,距今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有尊马的雕像很好。显然,这位仁兄把国家旅游标志当成了驻马店驿站标志。游人之言非也,但不便释疑。一边散步,一边听着人们谈古论今,很是惬意。他继续说,驻马店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史,如驿城区朱古洞乡的打石山;西周早期就有建国史,如确山是道国,遂平是房国,正阳是江国,汝南是沈国,西平是柏国,信阳潢川是黄国和弦国。他们大都是姻亲,来往要有驿站。《左传》上有句话说 “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诸侯国与国是儿女亲家,就要有来往;有来往,就要有个歇脚的地方,这便是驻马店驿站的起源。当然那时的驿站,既是交通邮政机构,也是军事设施,方便人员来往和国与国的交流,也便于边疆军情的传达。他说的有根有据,很是在理,游人听得入神。

晚饭后,公园是健身必去的地方,游人之多,摩肩接踵。天渐渐暗下来了,马踏飞燕铜像变得模糊起来,只能隐约看着像个马的模样。游人中有人说,驻马店是得有个马的雕像,全国市、区级政权只有我们市和驿城区,用驿站命名,这么有特色的政权机关没有标志不好。不过,马的雕像应该在火车站,或者在四郊的交通要道旁,放在这里看到的人太少。显然这位仁兄也把马踏飞燕的国家旅游标志,当成了我们驻马店驿城的城标。

马踏飞燕作为国家旅游标志,在全国任何地方恐怕都不会引起歧义,唯独在我们驻马店这个千年驿站所在地,会让人浮想联翩,甚至会引起误解。过去,火车站有座马的雕像,虽然雕塑得不是很理想,但人们至今非常怀念。远方的游子一下火车,看见骏马的雕像,就有到家的感觉,浑身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十分精神。彰显驿城特色,弘扬驿城精神,凝聚驿城力量,需要有座骏马的雕塑。不过,那尊雕像不是马踏飞燕,而是邮驿骑乘骏马飞奔送信的形象,像鄂尔多斯雕塑的成吉思汗骑着战马杀奔沙场的雕像一样,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