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喜欢你这件小事
——给我爱的雪小禅
□韩秋凌
初识小禅是多年前。在姐姐的书房里,书柜中一整排摆着小禅的作品,姐姐是报社编缉,自然有很多藏书。当我的目光还在书柜中不停搜索时,姐姐说,小禅的书很不错,70后作家,很适合你读。不记得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也不记得是哪篇文章,仿佛每个字都使我着迷,每句话都能引起共鸣,追随她的目光再也不愿停下,从此,我走上了“禅迷”的路。
最早读到她的作品有《烟花那么凉》《无爱不欢》《刺青》《十年》,而长久放在枕边的一本是《不是我,而是风》。这是一本随笔集,集结了她对爱情最美的感悟,文字妖娆曼妙,对历史上、小说及戏曲里的一段段爱情做了最善解人意的诠释。我总在夜间温暖的灯光下读她,每篇随笔的题目都能让我沉溺,《岁月忽已晚》《静气》《浮世烟火》《又美又短暂》《艳不求名陌上花》……我总在美好中入梦。自从有了小禅的最美微刊后,我更是与小禅整日相伴。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图片,走近她的生活,对她越发喜欢。与朋友分享她的文章,写下彼时的感悟。越走近小禅,越感受她散发的魅力。她行云流水的书法、民族风的长裙、娓娓道来的故事,她的文字不浮躁、不虚荣、不随众,对我不仅是陪伴还是鼓舞,时刻丰盈我的内心。
小禅喜爱书法、绘画,她的作品均是用毛笔书写的,因此她写下了关于字体的文章,每种字体在她的文字中更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关于楷书,她这样说:“日子是楷书的,容不得乱写乱画。年轻时大概是草书,更甚是狂草,但中年后是楷书,看似法度严密,实则有张有弛了。楷书是枕边人的身上衣,不动声色地相处,面无表情地相爱,可是,山高水远里,全是人间真意。”关于草书,她这样说:“草书要人的三分性灵、三分狂气、三分鬼气,草书还要黑极白极,浓淡分明。”因了小禅,我对书法更多了一份关注与喜爱。有时,也会在书桌上铺开宣纸,对着字帖临摩起来,不知不觉间,跟随她走进另一个领域。把字写好,需要苦练;把日子过好,需要修心,感谢小禅无处不在的引领。
关于戏曲,小禅的作品中也有不同的体现。小禅迷恋戏曲,她曾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用一位知名作家的话讲,小禅是作家中唱戏最好的。她在山西卫视《伶人王中王》的节目录制中担任评委。她妙语生花的点评、她对文化的传播、她的真情怀,也正是她魅力的一部分。她的字与戏、文学与戏曲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小禅风格”。因了小禅,我了解些许的秦腔、程派、昆曲、京戏。在小禅的文章中听戏,更多了人生的一种况味。
小禅,我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你,仿佛你是我最亲近的好友。我也想叫你“雪姑娘”,仿佛我多次赴过你的雅集之约。其实,我更应该称您“雪老师”,因为关于文学,我更应该仰望您。我就这样默默地关注着你,喜欢着你,在你的文字中成长,也愿像你一样,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永远简单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