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康国富
12月5日,气温降了不少,室外凉飕飕的。
早上8时许,市风光路中段的马家胡辣汤店生意正红火,吃饭的顾客陆续走了。40多岁的餐馆老板王贺立正忙着收钱、卖包子,不经意间看到店里坐了一位70岁左右的瘦弱老人。
“吃点啥?”王贺立迅速起身接待这位不知道在店里坐了多长时间的客人。老人坐在椅子上没理他,口中念念有词。王贺立凑近仔细听,老人念叨着“回家……”语音虽然断断续续,但他还是听出了大概意思。
王贺立再次打量这位老人——满头白发,身体精瘦,衣着干净。他猜测,老人可能患有老年痴呆症,忘记回家的路了。想到这里,王贺立心中升起一股怜悯之情。“老人家看起来孤单又可怜,暂时问不出啥子名堂,我干脆先给他盛一碗热汤喝。”王贺立的提议立即得到他爱人马春访的赞同。马春访迅速给老人盛了一碗胡辣汤,并给老人拿了几个热腾腾的肉包子。老人立刻吃起来。
约半小时后,吃饱喝足的老人又嚷着要回家。王贺立这下犯难了,自己并不认识老人,老人也无法说清家住何处。
“老人家肯定不是流浪汉,身上穿的衣服很干净,估计是附近哪个小区的。”王贺立随后与老人聊天,渐渐地听出老人的身份,并在他身上找到有价值的身份信息。老人原来是漯河市人,12月3日从家里走失了。老人的衣服口袋里还装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李庆林,77岁,漯河市五一路与银江路交会处向南200米路东螺湾小镇……
王贺立赶紧根据上面的联系电话,与老人的子女取得联系。两个小时后,老人的子女驱车赶到王贺立的店里。老人的子女告诉王贺立,他们原来在驻马店居住过,上世纪80年代搬到了漯河。母亲去世后,就剩父亲一个人在家里。独居惯了的父亲也不愿意去打扰儿女们的生活。兄妹俩只好轮流去看父亲,还给父亲请了钟点工。
“这两年由于我和哥哥都在带孙子,看父亲的时间越来越少。父亲也不知怎么就偷跑出来,没想到还来到驻马店了……”老人的女儿李女士愧疚地说。
12月12日上午,王贺立正在店里忙活,李庆林老人的子女又来到他的胡辣汤店。“我们今天是受父亲的嘱托,专程来感谢你的。”李庆林的女儿说,她父亲回到漯河后就住进医院了,前两天专门交待一定要让孩子专程来感谢驻马店的胡辣汤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