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万华翼 文/图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到了冬季,很多人开始锻炼。一些市民选择游泳这项运动,但有部分市民认为游泳是“夏天的运动”。市民米政旭告诉记者,游泳并非只属于夏天。冬天游泳,水温对人体皮肤表面刺激较强,能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
驻马店市冬泳协会的队员坚持冬泳。
冬泳爱好者不惧严寒。
1天冷对他们来说不是个事
昨日下午,在香山天坑,记者看到市民米政旭正迎着阵阵寒风,做着热身运动。
“扑通”一声,米政旭纵身跃入水中。“就是这个感觉,倍儿爽!” 他在池中来回游着,不时感叹道。
冬泳,米政旭已坚持了5年。“冬泳让我的身体更好、心态更好。冬泳能锻炼意志,希望更多的朋友来体验这项运动。”米政旭告诉记者,通过长期训练,他现在很少患感冒,精神也比以前好很多。
“和我一起游泳的朋友年龄为30岁至80岁。” 米政旭诉记者,因为身边热爱游泳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3年前加入了我市的冬泳协会,一方面希望能把冬泳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希望认识更多的游泳爱好者,大家在一起开展更多的活动。
2雪后冬泳,一个字——爽
“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香山天坑和开源湖。” 米政旭说,对于专业冬泳选手来说,冬季雨雪天很适合锻炼。但对于普通冬泳爱好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下水。接触过冬泳的人一旦喜欢上这项运动,一般就不会停止。
“我们最喜欢在下雪天去游泳。如果你认为在下雪天窝在有暖气的小屋里最舒服,我们一定会反驳你,因为在下雪天冬泳太过瘾了!” 米政旭说。
米政旭介绍,近些年,有些医学界人士把冬泳作为一种医治慢性病的方法,用来镇静、镇痛、镇咳、利尿等,并用于治疗肺气肿、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收到了显著成效。游泳还可以帮助人矫正体形,如驼背、脊椎侧弯等,从而塑造健美的体形。
3科学冬泳很重要
据米政旭介绍,冬泳时也许会发生意外,这些事故都是因为个别爱好者不注意科学运动的结果。比如下水前不做热身运动,不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运动,盲目下水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据了解,冬泳对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与者的身体要处于良好状态,并在近期没有肺部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等。感冒患者最好不要冬泳。参加冬泳的人还应无心血管疾病。此外,冬泳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下水前要热身,然后再更衣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让身体凉下来,这样不至于因突然降温发生痉挛。
“游泳前切记要做好热身运动。冬天由于气温低,关节相对脆弱,下水前,一定要活动活动关节。建议多做向上纵跳、拉肩、振臂等伸展运动,重点对腿、臂、腰部位进行热身,防止在游泳过程中发生抽筋。一般来说,准备活动时间为5~10分钟,以感到身体微微发热为好。入水后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而不活动。游泳者在休息或上卫生间期间要注意保暖,以免造成体温快速下降,导致受凉感冒。” 米政旭说。
“在室外冬泳,比在市内恒温泳池里游泳更有讲究。” 米政旭告诉记者,正确冬泳、科学冬泳,才能收到好的锻炼效果。即便是体质好的人,如果参加冬泳,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实践证明,许多人游泳时发生抽筋、头晕、心跳速度骤然加快等,都与猛然入水有关,所以要逐渐入水。因为人体从静止进入猛烈运动,需要一个过渡,以使身体各部适应运动的状态。
米政旭介绍,对一般人而言,冬泳时在水下停留的时间不宜太长,比较科学的冬泳时间是水温多少度就游多少分钟,因为在低温状态下冬泳超过14分钟,神经就会被冻得麻痹,发生无意识状态下的昏迷现象,人会不自觉地下沉。上岸后,要马上擦干身上的水,穿衣保暖,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温恢复正常。对于偶尔冬泳的人来说,要携带救生设备。冬泳过程中要备一些吃的东西,可在下水前或上岸后吃一两颗糖或喝一两杯糖水,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