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高琳琳
本报讯 “这几天我接到很多电话,有来买梨的,也有给我出主意的。我和家人深表感谢。”昨日上午,驿城区水屯镇水屯村的谌林向记者表达谢意,称虽然果园的难题没有解决,但他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关心和问候。
近日,本报刊发了《水屯一果园黄梨甘蔗滞销》一文,报道了驿城区水屯镇水屯村的谌林承包了一片近200亩的果园,种有葡萄、黄梨和甘蔗,因为没有打开销路又不会宣传,果园一直处于赔钱状态的事。前段时间,果园里的晚秋黄梨丰收了,口感也不错,但每天的销量很小,很多梨都囤积在果园或者屋里。
报道刊发后,许多市民询问果园的情况,并积极与谌林联系,要买他家的梨。针对晚秋黄梨滞销的情况,一些市民给他提建议,帮谌林打开销路。
谌林告诉记者,水屯村种这种晚秋黄梨的不止他一家,其他村民联系了一些水果批发商,由于近段时间天气寒冷,水果销量不大。
“虽然果园的难题没能解决,但是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谌林感激地说。
本报希望广大市民继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果农解决销路的难题。谌林电话:13403963244。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