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高琳琳
小时候,看电影是一件奢侈的事,因为一张价格1到2元的电影票或许就是一个人一星期的早餐。虽然没有钱,但是为了满足这个小小的心愿,我曾经多次铤而走险,但也换来了父母的多次“收拾”。
那时我家在原来的地区电影院附近居住,每当看到大人们拿着瓜子光明正大地走进电影院时,我们这些小孩子的眼睛都会冒光。我们几个小伙伴想了一个办法:从影院北侧大门的底下钻过去,而且多次尝试都成功了。
遇到工作人员查票,我们会钻到椅子下面或躲到厕所里,不过有时也会被赶出来。那时候我们对演什么电影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就是想体会那种眼前忽明忽暗、自己全神贯注的感觉。有时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好几次都是母亲找到电影院,把我揪出来一顿好打,可事后我还是依然如故。
小时候我还到农村去看过电影。那时候的人们如果听说哪里将要放电影,一定会赶去观看。放电影时,银幕周围到处都是可爱的乡亲们。电影银幕上发出的幽幽的光,映在纯朴的乡亲们的脸上,泛着古铜色,映着岁月留在脸上的痕迹。
看电影的场地上,坐满了乡亲们。人们一般都搬着自家的板凳,老年人和儿童坐在前面,中年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最热闹的属年轻人,一到放电影的时候,他们成群结队,喜笑颜开,仿佛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参加一场热闹的聚会。
后来,每年我都会和家人去看几场电影。有了孩子以后,我会经常带着孩子看电影。虽然现在互联网既发达又方便,但我还是喜欢坐在电影院里的那种感觉,就算只有我一个人默默地观赏,也不会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