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25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季益“冻” 但别乱“冻”

发布时间:2016-10-25 07:25:49  

秋季益“冻”  但别乱“冻”

提醒:“秋冻”应因人而异

 

□周刊记者  徐小防  /

yuanzh161074.jpg

 

入秋后一天比一天凉,最近几天的阴雨天气更是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老话说“春捂秋冻”,意思是秋季不要过早地添加衣服,冻一冻可以让身体适应寒冷的天气。然而,“秋冻”也要因人而异,很多人就因为采取了错误的“冻”法而冻出了疾病。

“秋冻”要适度

最近几天,冷空气来临,不少市民翻出了厚厚的大衣,有的甚至穿上了羽绒服。但是有一些人,仍然穿单衣单裤出行,其中有不少人“中招”感冒了。

市民女士说,这几天她常为“早上穿什么衣服出门”而纠结。

“穿薄外套有点儿冷,穿大衣又感觉厚。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常说‘春捂秋冻’,我想自己还年轻,不用急着加衣。一来二去,一穿一脱,结果着凉生病了。”女士说。

1023,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医院的门诊处,发现不少市民感冒。

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市民,不少人表示,秋天会倾向于稍稍“冻一冻”,两名内穿短袖的20多岁的男士说,这几天虽然降温了,不过还是喜欢穿得少一些,如何冷的话,顶多在外面加一件外套。

能不能“冻”看体质

那么,“秋冻”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中心医院骨二科主医师王力军。

王力军说,一般情况下,在15~20,人们可适当“秋冻”,以增强体质。但低于15时,应适当增加衣物,不宜“秋冻”,尤其要注意头、手、足等部位的保暖。

“‘秋冻’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有些人最好不要‘秋冻’。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部分人身体受寒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差,血压升高、脑负荷加重。另外,关节病患者也不适宜‘秋冻’,因为这类人平常关节就容易发生不适,如果再受凉,症状会加重。”王力军说,除了以上两类人群外,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患者同样不适宜“秋冻”。

“秋冻”注意事项

王力军介绍,身体好的人可以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适当少穿一些。但霜降后气温下降,就不适合“冻”了。

王力军提醒:“秋季头部不要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这样易受风寒。同时,颈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则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会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并且,腹部保暖至关重要,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容易发生腹痛腹泻。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除此之外,腿部应当格外注意保暖。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脚部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如果脚部不注意保暖,病邪也有可能乘虚而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