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20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心“美味的陷阱”

发布时间:2016-10-20 08:33:59  

□周刊记者  左蕊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餐饮支出越来越多,闲暇时,和亲朋好友下馆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当你心情美美地去吃饭时,是否遇到过黑心商家的“陷阱”,是否注意过一些餐厅里的小“心机”呢?1018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有些市民表示,自己确实“掉入”过餐饮消费的“陷阱”。

yuanzh161052.jpg 

吃顿饭多出50元包间费

“在外面吃饭,一定要养成结账时看菜单的习惯,否则可能被坑!”市民周女士说。

家住市平安街的周女士向记者反映,十一期间,她和家人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后,当地朋友提前预订了一家饭店的8人餐位的包间。

用餐结束后,服务员拿来了单据,餐费是468元。细心的周女士叫服务员拿来菜单核对了两遍,但怎么算都是418元。50元的差价让他们感到很诧异。周女士以为是服务员算错了,可服务员不耐烦地说:“我们家的生意一向很好,这个包间是你们提前预订的。可是你们迟迟不来,那时候又是客人吃饭的高峰期,为了给你们预留这个包间,我们拒绝了不少客人。就因为你们晚到,多收的50元就算是你们的包间费了。”服务员的这一番话让周女士感到非常气愤:“电话预订包间时,服务员并没有提过要交50元的包间费,这明摆着就是狮子大开口啊!”周女士说。

在周女士一行人表示要向有关部门投诉时,服务员的态度立马转变,表示包间费不要了。

“作为餐饮服务行业,张口乱加价,这是在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周女士说。

“特价菜”坑你没商量

1016日,市民吴先生和几名朋友在市纬二路的一家小饭馆吃饭时,被桌上的“特价菜促销”的宣传牌吸引。上边共有8道特价菜,均打两折,而宣传牌上没有明确标示消费限制。

吴先生就和朋友点了3道特价菜。可到了结账时大家都傻眼了,账单上只有一道菜是按特价计算的,其他两道菜都是原价。而饭馆老板的解释是,每桌只能点一道特价菜,并且单桌消费300元以上才能享受特价菜。

“现在很多餐馆搞的促销、优惠活动都是有门道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在外吃饭要多留心才是。”吴先生说。

不妨“斤斤计较”

在校大学生小陈向记者反映了他遭遇过的餐饮“陷阱”。上周末,小陈和同学一起去武汉玩。在一家餐厅吃饭时,服务员向他们推荐了一道麻辣烤鱼。随后,服务员带着小陈挑选了一条重26两的黑鱼。可是,小陈发现,烤鱼做好后明显没有自己挑的那条鱼大。小陈和同学们怀疑店家动了手脚。可服务员坚称不存在欺骗行为。

小陈一行人无奈,准备拍照发到网上曝光这家饭店。餐厅服务员见此,连忙道歉,并称是后厨弄错了。最后,餐厅负责人为他们免去了这道菜的钱。

“不是我们斤斤计较,有时候一些黑心商家实在是欺负人。我们在外面吃饭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让这些商家有机可乘。”小陈说。

谨防诸多消费陷阱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市民认为在外面吃饭图的就是方便和开心,往往只关心饭菜的价钱和滋味,不会留心饭菜的量,这就使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为了谋取利益,有些商家在提供餐纸、餐具、小菜、茶水等时,没有明示消费价格,也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同意。另外,有些饭馆推出的特价菜,存在优惠陷阱、短斤少两等欺瞒顾客的行为。有些饭馆则会在特价菜上增加附属条件,给特价菜装上“高门槛”。

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外出就餐时要注意餐馆里的小细节,谨防上当。如果权益受损,一定要保留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有效遏制餐饮业出现的不良风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