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于河伟
通讯员 孔 浩
溱头河是我市的一条主要河流,它发源于确山县西桐柏山脉,流经确山县、汝南县,而后注入汝河。在溱头河的下游,汝(南)正(阳)公路大桥的南岸,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名叫溱头河村。
走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楼房排列有序,村庄的道路干净整洁。村外,花木基地充满生机……溱头河村所在位置古时候是一个渡口,是京汉古道的必经之地。相传明朝时期,从外地迁来几户商贩在此开店,后逐渐形成集市,农历单日逢集,解放后集市消失。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位于溱头河的北岸有个古迹仁义井,传说东汉末年,山西名士郭林宗前往正阳拜访名士黄叔度,二人在这里相遇并结拜为兄弟。
几年前,溱头河村是一个贫困村,人多地少,群众致富缺少门路,村庄道路失修,人居环境脏乱差。谁能相信,几年后,这个贫穷落后村大变样,村里铺上了水泥路,通上了自来水,夜晚村民在小广场上跳起了健身舞……说起村里的这些新变化,村民张德印由衷地说:“这一切变化都得益于政府精准扶贫的结果。”
2010年,该村被汝南县确定为精准扶贫重点村。近年来,该村积极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400多万元,新修15公里水泥路,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该村积极向上级争取安全饮水项目,改造饮水管道8公里,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积极筹资修建村级卫生所,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抓住国家实施土地流转的政策,成立了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1300多亩;为解决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村“两委”积极筹资新建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文化大舞台1处,添置健身器材和文体器材40多件。如今的溱头河村已实现整村脱贫,一举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环境不改善,“美丽乡村”就是一句空话。“自从俺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里环境可真是大变样了,修了道路,建了娱乐广场,主干道平坦、环境整洁,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村民黄艳丽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笑容挂在脸上。
“溱头河村美起来,更要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我们将利用溱头河花木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河道水上漂流、开发古迹仁义井等景点,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村党支部书记陈红耀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