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9月20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山赏荷

发布时间:2016-09-20 08:34:25  

□朱国喜

 

暑假两次去乐山。不为看山,也不为颀赏格桑花,而是为那一池一池的碧莲。

第一次,是个阴天。亲友一群直奔乐山。至邢店,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桥下避雨时,心想:完了,荷,怕是看不成了。

其实,乐山的荷我已看过,是在春末。只是它被我等忽视、冷落了。

如今,想那荷已该是西子捧心一般的美了,便陪父母去赏“西子”,天赐良机。

到达乐山,雨小了许多。山头云缠雾绕,唯有眼前的几池荷花在细雨中不屈不挠地绽放。

蒙蒙细雨,如意湖涟漪微漾,南山门若隐若现。满池的莲叶、荷花拥拥挤挤,好不热闹。

千姿百态的莲叶,有的平展如盖,有的半卷含羞,有的捧珠迎客。

一朵一朵的红莲钻出密密匝匝的荷叶,挺直了纤细的腰杆,宛如奥运赛场上迎宾的礼仪小姐。她们面容娇红,粉中透白,或含苞,或半开,或完全绽放,个个娇美,朵朵不同,每个花蕊里都藏着自己的故事和精彩。

惊叹,欢欣,爱抚,拍照,合影,一切都成必然。年迈的爹娘本不喜照相,这次也禁不住晚辈的簇拥,站在莲塘前,合不拢嘴,任人拍照。

细雨中,荷曼妙的姿态无法言说。有人欣赏,荷们自然高兴,不时抛个媚眼。比荷更高兴的,是我们这群血脉相连的赏荷人。

第二次,却是晴天。无风,闷热。与西平来的文友一道访荷。此时的荷塘败相微露,然而,丰韵不逊花海迷宫里人工雕琢的紫薇。

荷叶仍密,依然碧绿。荷花稀稀疏疏,有开有合,依然精神。一枚枚莲蓬夹杂在花叶之间,睁着粒粒饱满的眼睛。那不是衰老的色相,是生命暮年历尽风沧桑而得的智慧。

记得苏轼有诗单赞莲蓬: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一句“露为风味月为香”,写尽莲子之美——得天地灵气,蕴日月精华。

同行的西平文友都是市内外有名气的诗人,流连之际,赞不绝口,一首首清雅的莲歌孕育而出。炎阳抵不过荷的清凉,闷热难消心头的诗意。

我想,莲寓佛意,乐山是资深道山,却也有佛缘,北泉寺即是例证,山巅高耸的三面观音也是例证。

如今,莲事将尽,那荷姿花影,还有蓬香,都入了我的梦。梦里,荷姿绰约,花影摇曳,蓬香袭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