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袁 敏 张丽丽 文/图
杨国刚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位60多岁的老人,无论是上班期间,还是退休之后,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文学梦,从来不曾停歇。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老人——杨国刚,听他讲述了自己的追梦经历。“我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不让短暂的人生留遗憾。”杨国刚说。
杨国刚在驿城区雪松街道十三香社区居住,今年63岁,已退休3年,目前从事养殖行业。 说起自己的文学梦,杨国刚称一开始他没有太多追求,只是想把以前在部队和单位的经历记录下来。后来,杨国刚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写作,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是从2009年开始写东西的,那时候写的内容大都是在部队和单位发生的事,后来开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杨国刚说着,拿出一个黑皮笔记本,翻开让记者看。在那个本子的第一页,记者看到杨国刚写有每篇文章的目录,以便日后查找。
记者发现杨国刚的字写得很漂亮,行文中用了不少词语。没想到,杨国刚说自己小学都没有念完。“那时候我在福建当兵,很多战友来自上海、沈阳等大城市。我非常羡慕这些有文化的人,下决心也要成为那样的人。”他说。
回到地方后,虽然工作忙,但是杨国刚没有放弃读书识字。慢慢地,他能够自己写文章了,也会写简单的文书了。2009年2月7日,是一个让杨国刚难以忘怀的日子,他就是从那天开始写文章的,从最开始的一个月一篇,到后来的一星期一篇,再到现在随时随地写。
“退休后我闲着无事,便在驻马店西郊租了一个山头搞养殖。虽然天天很忙,但是从来没有把写作丢下。”杨国刚说,现在他写的文章多是所见所闻所感,所以随身携带着笔和本子,只要灵感来了,立即停下脚步,把文章写完再走。
采访即将结束时,杨国刚把一个塑料袋拿给记者看,说里面装的是他这些年写的文章。记者打开看到,泛黄的稿纸上体现的都是杨国刚的思想,以及他这些年来一直追逐的梦想。“我很少向别人讲述这件事,只是想在追梦的路上走得远一些,让人生更有价值。”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