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8年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农民叶启营红薯种出国际范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文/图
连续18年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我与红薯有缘。”叶启营说,小时候家里穷天天吃红薯,高中毕业后喜欢上种红薯,这一种就是22年,与红薯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年的农洽会我都参加,大会让俺出了名,订单源源不断。”叶启营谈起即将在我市召开的第19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一脸兴奋。
他记得第一届东西合作会上,他签下了15万元的订单 ,就是第一届大会,让他的红薯第一次从家门走向全国。
“每年参加会议前,我都精心准备。”叶启营说,一年比一年的订单多,云南、新乡、山西等地的客户都有。在2009年的农洽会上,他签下45万元的大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8年来,通过“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叶启营的红薯苗也从乡村飞出国门。
连续14年参加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
站在红薯地里,叶启营高兴地说:“我今年种植的红薯全部是用来育种的,预计今年的红薯会卖上好价钱。”
“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叶启营说,他不但参加每年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还经常参加一些科技会议,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他连续14年参加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有一年他的红薯在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上展出时,被一非洲客商看中。对方随后与叶启营洽谈,以每株红薯苗10元的价格远销非洲。
“有一年培育的的红薯‘梅营1号’红薯长到
“红薯大王”走进人民大会堂
真阳镇乐堂村叶西组的李世龙家庭贫困,每年要种20多亩红薯,红薯苗都是叶启营免费供应的。
叶启营组织全村380户农民成立了正阳梅营红薯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把“梅营一号”红薯推广至全国10多个省的200多个县市及东南亚各国。为此,
“今年我又培育了新品种,准备带到大会上。” 叶启营说,种植红薯让他从驻马店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种出了国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