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6月30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采访中接受心灵洗礼

发布时间:2016-06-30 09:31:19  

 □晚报记者   户向阳

天中英烈,每采访一个人物,对记者而言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记者感动的不仅仅是英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故事,还有烈士后代忍受冤屈不矢志,坚定信仰向我党,甘愿清贫不伸手的高尚品格。

泌阳县泌水街道革命烈士祁修文,是中共在河南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但由于牺牲较早,追认烈士之路一波三折,直到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函才认定了的他的烈士身份。文化大革命中,又有人对烈士进行批判,案子一直上报到中央,曾经和烈士一起革命过的董必武一句“祁修文同志是党的好儿子”,才为烈士平了反。烈士一再蒙冤,烈士后代却从未抱怨过什么,他们相信党,相信政府。更为可贵的是,烈士的孙子祁建中、祁建勋等三兄弟秉承了爷爷祁修文执着顽强的精神, 经过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锲而不舍探索新的香菇袋料种植方法,带动全县无数农民致富,为泌阳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让泌阳花菇走向了世界。

驿城区朱古洞乡窑后村张岗村革命烈士张玉奇,曾和民族英雄杨靖宇等一起,领导了有名的确山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战斗,后又临危受命,接任豫南特委书记。他带头发动了确山第二次农民大暴动,把确山农民运动再次推向一个高潮。1930年,因叛徒出卖,敌人将张玉奇残忍地杀害,时年只有28岁。张玉奇牺牲时,两个女儿都才几岁,妻子还怀有身孕。3个月后,妻子生下儿子,起名叫张秀贤。敌人得知张玉奇还有后代,曾多次去张岗村搜查。村里的乡亲们为了保护张玉奇的妻子和儿女,很多人受到牵连,遭受了严刑拷打。张玉奇的妻子把两个女儿送到妹妹家寄养,把儿子送到娘家寄养,而自己四处讨饭为生,全家人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一家人受尽了苦终于迎来了解放,张玉奇本应被追认为烈士,但迟迟没有被追认,反而被人说成是土匪。张秀贤和姐姐找了很多证人,并先后四次去省民政厅,直到1983年,父亲被追认为烈士,一家人才过上平静的生活。提起往事,年近九十的张秀贤老人格外平静,他没有怨言,没有什么要求,有的只是对父亲的思念,让记者感受到了一位烈士后代的高尚品格。

驿城区香山街道梨园村前梨园村的张景旭和堂哥张景龙生前同时任中共确山县委委员,并分别担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武装大队大队长和指导员。兄弟二人共同带领农民革命军打土豪,救百姓,发展组织,不幸先后壮烈牺牲,当时都只有20多岁。解放初期,张景龙的儿子张秀言积极参加革命工作,不幸被土豪杀害分尸,当时只有28岁。兄弟并肩作战,父子前赴后继。张家一门三位烈士书写了一个悲壮的革命故事。张景旭生前,几个月大的儿子被敌人抢走,从此杳无音信。1952年,他唯一的女儿,不足30岁的张秀英患病去世,撇下不足2岁的儿子和母亲。张景旭的妻子独自一人把外孙秦占华抚养长大。在经历了生活的多重磨难和艰辛后,50多岁时,她一病卧床不起。秦占华和妻子精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姥姥18年,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大爱故事。秦占华和妻子至今仍住在姥爷和姥姥的房子里,固守着他们的精神家园。

每一位烈士身后,都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但烈士的后人,又都是那么低调、谦虚和无私。无论是烈士,抑或是烈士的后人,带给记者的,不仅是感动,还有心灵的洗礼。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