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5月26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正改扩建西沙永兴岛机场

发布时间:2016-05-26 08:17:31  

 中国正改扩建西沙永兴岛机场

将可起降大型客机和运输机

“西沙!西沙!”当茫茫大海上蓦地出现一片绿洲,甲板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4月中旬一个烟雨迷蒙的早晨,“军报新媒体·西沙纪行”报道组和网友代表乘船来到西沙永兴岛。

军报新媒体看西沙,这是第一次;网友和军报记者同步第一时间看西沙,也是第一次。

伴随着海鸥的欢唱、海浪的潮声,“全景西沙”瞬间呈现在亿万网友的微信朋友圈——

zhangxj160539.jpg 

西沙守岛官兵。

西沙  问你离我有多近

蓝天、碧海、沙滩、椰树……

在永兴岛“北京路”附近的西沙宾馆前,记者看到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距北京2680公里,距海口452公里,距三亚339公里”。这组数字所说的,就是西沙之“遥远”。

中国古代有句谚语“上怕七洲、下怕昆仑”,“七洲”指的就是西沙一带海域。海路迢迢,风高浪恶,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船舶葬身海底。“西沙不一般,能来西沙的人也不一般。”守岛官兵告诉记者,“永兴岛上现在主要生活着海军驻岛部队、三沙市政府工作人员、常住渔民、建筑工人,偶尔会有零星访客。”

岛上一位渔民说,过去除了定期轮换驻守西沙的军人,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机会来到西沙,即便到了西沙,也仅能登上永兴岛。直到2013年,西沙旅游线路开始对公众开放,游客才有机会乘船登陆鸭公、全富、银峪这几个岛屿。统计显示,西沙岛礁游客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两万人。迄今为止,总人数不超过5万人。

梦想,在信息网络时代成真。2006年,永兴岛开通移动通信。2008年,偏远的中建岛也能打手机了。如今,3G信号已经覆盖我军驻守的南沙所有岛礁。2012年,西沙守岛部队营区接通了军内网。从此,守岛官兵可以和全军战友一起,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获得信息、交流思想,天涯变咫尺。

虽说网络是虚拟世界,西沙之梦却很坚实。在永兴岛的一侧,记者与网友们看到了改建扩建中的机场。西沙水警区领导介绍,这个机场是军民合用,工程完工后,大型客机和运输机就可以在永兴岛起降了。

西沙,确实不再遥远。在西沙军民眼中,那伸向远方的机场跑道,恰似祖国温暖的手臂,把西沙抱在怀里,把南海抱在怀里……

自从记者上岛采访,西沙官兵的家人就成了军报新媒体的忠实粉丝——

西沙   问你和我有多亲

正午过后,骄阳似火,记者、网友代表与守岛战士一起在西沙石岛“老龙头”站岗巡逻。海风裹着细沙,吹得人睁不开眼,打在脸上一阵刺疼。不一会儿,汗水就浸透了T恤衫,身上黏糊糊、湿漉漉的。

一名岛上的哨兵说,西沙属亚热带气候,风和日丽的日子不多,每年平均有20多次台风路过,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白天酷热,紫外线强烈,官兵们一年到头都穿着长袖迷彩作训服。记者看到,官兵领口、腋下是一片片白色的汗渍。

官兵驻守西沙的艰辛感动了亿万网友。“过去只知西沙美,如今才知守岛苦。”网友薛飞的一句感慨,让军报新媒体各平台留言瞬间刷屏:“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我们的国防教育,不能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就是要走进军营,到天涯海角去!”

记者把手机上网友的这些留言,拿给驻岛高炮连指导员熊犇看。熊指导员笑着说:“我们这点辛苦算啥?守岛前辈们那才叫苦。那时,补给船每月来一次,只有船刚到的那两天才有新鲜蔬菜吃。官兵休假和归队,要是遇到寒潮或台风船只不能开航,会拖上两三个月甚至更长。一次,有个老兵休假结束时买个小鸭准备带上岛,一路辗转,等最后上岛时,鸭子都能下蛋了。”

西沙雨水班是专门收集雨水的,把雨水净化后当饮水。对雨水班战士而言,雷声就是号令。有一年,雨水班班长关延国回家探亲,半夜突然雷声大作,他像在岛上一样,一跃而起。妻子大惊:“想吓死人啊!”

神奇的网络,不仅拉近了一颗颗情系西沙的心,也让远隔千里的西沙退伍老兵,依然心连心。记者在岛上得知,海军首批编配到西沙部队的女兵,守岛5年后退伍。其中,一位名叫蔡秀娟的退伍女兵特别想和当年共同守岛的姐妹们恢复联系。于是,记者在军网微信发文,最终在全国网友的帮助下,为她找到了失联多年的女兵班战友。蔡秀娟激动地说:“感谢军报新媒体和全国网友,这次‘寻亲’让我感觉和西沙更亲了,和南海更亲了。今生有机会,真想和守岛的姐妹们回西沙看看。”

西沙   问我爱你有多深

到过南海的中国人,人生中都多上了一堂课。

琛航岛烈士陵园,是距祖国大陆最远的烈士墓地。这里,长眠着西沙海战为国捐躯的18位英烈。

413,“军报新媒体·西沙纪行”报道组和网友代表一行登上琛航岛。全体人员面向纪念碑鞠躬、敬酒,缅怀先烈。当天,网友代表刘伦在军网微信公众号撰文《西沙行,最难忘向烈士致敬那一幕》。刘伦说:“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西沙和南海对于祖国的价值,懂得了我们的安宁生活从哪里来。”

此次西沙之行,驻琛航岛某守备营一对主官令记者和网友印象深刻。营长田艳博与教导员陈明阳,上军校时是同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西沙。11年里,两人三次共同守岛,两次成为搭档,经历令网友称奇。

“这11年里,两个人中但凡有一人对守岛有点畏难,就没有这种机缘了。”西沙某水警区政委柯和海对网友们说。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那儿!”柯和海指向永兴岛码头,那里矗立着一堵红色的标语墙,上面刻着8个大字——爱国爱岛,乐守天涯。

在连不锈钢都会生锈的弹丸小岛,靠什么让守岛官兵乐守天涯?“中国军网有一篇文章的标题说得好,叫做《南沙,世界上最重的那粒沙》。官兵们乐守天涯,靠的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来自一个共同的情感纽带,那就是对眼前祖国这片海疆发自心底的爱。”

                                (据中国军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