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首席记者 李杨 文/图
雷锋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半个世纪了,但雷锋精神却从未离开过我们。雷锋并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却感动了无数人。16年来,我市残疾人孙桂峰默默无闻地为市民义务修车、打气、修煤气灶。他用实践证明,“向雷锋同志学习”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你肯伸出手帮一把,你就是“雷锋”。
5月1日,记者来到市交通路中段“五星电器”门口的义务修车点,见到了孙桂峰。当时,孙桂峰正在整理爱心服务箱里的气筒、锤子等(如左图)。
孙桂峰今年62岁。小的时候,他因病落下残疾,左耳失去听力,右耳听力大幅下降。现在,他戴着隐形助听器和人说话时,总是侧着脸用右耳听对方说话。
“16年前,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去买东西,正走在路上车胎没气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修车的地方。2000年,为方便群众,我决定在这里办一个义务修车点,为过往群众免费修车、打气。”孙桂峰说,“时间长了,附近居民也都认识他了,找他修车的人也多了。”
“为了方便市民夜间使用,我夜里也把这些工具放在门口。前两天早上我来的时候发现,两个气筒丢了一个。这不,我赶快去买了一个。”孙桂峰说。
对于别人的称赞,孙桂峰说:“这不算什么,我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义务修车没有终点。只要我身体还行,我就会继续把这个修车点办下去。这样做不但方便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