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班永威
采访市民张丽(化名)非常不容易,她认为自己做的事情不值得一提,同时她不想接受媒体的采访。4月29日,在记者的再三劝说下,张丽才接受采访。
伸手相助 发自内心
“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普通,好多人都在做,我只是尽了一点儿绵薄之力。”张丽说。
去年11月,张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一位男孩由于身体大面积烧伤,急需救命钱,而男孩家里没有钱,于是求助大家。看到这个男孩浑身缠满绷带的照片后,张丽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丽考虑再三,决定帮助这个男孩,于是以微信支付的形式向男孩捐了100元钱,并留言希望孩子早日康复。
张丽今年37岁,是全职太太,有个7岁的可爱宝宝。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张丽说,“我也经常转发类似的助人的消息,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这几个月,你捐了多少钱?”记者问。“有2000多元吧。”张丽说。
张丽告诉记者,看到一些孩子患重病的消息后她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捐助。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我也有孩子,所以对这方面的事情也特别敏感。”张丽称,“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宁愿自己扛下一切,也不愿意孩子受委屈。”
“我没有经济来源,老公是做生意的,生意还不错。每次他出差回来后,我就会跟他讲一些孩子生病后需要救助的事,他听后都是全力支持。”张丽说,“老公称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如果大家都愿意伸出关爱之手,社会就会充满阳光。”
“爱心不分大小,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会一直做下去的。”张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