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卡、观影卡、购物卡、洗车卡……
消费者盲目办卡或遇陷阱
消协:预付款消费要三思
□晚报记者 张丽丽 袁 敏 高琳琳 实习生 韩 潇
本报讯 购书卡、观影卡、购物卡、洗车卡、美容美发卡、洗浴卡……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名目繁多的消费卡。近几年,商家纷纷推出了先付款后服务的“预付款消费卡”或会员卡,消费者以整存零取的方式消费。这种消费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实惠的同时,也附带大量“霸王条款”,有的甚至暗藏陷阱,使消费者预付款后不但不能明白、舒心消费,而且生一肚子气。
钱还没用完 卡却作废了
“我经常在这家洗车店洗车。2014年7月,我花200多元钱在该店办了一张洗车卡,卡上注明可以清洗车辆10次。”
“我花钱买的洗车卡,洗车卡到期商家应该退卡内余额。”
在我们身边,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市民
针对此事,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卡到期剩余金额不退的问题,是商家以格式条款免除自身义务、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不合理规定。消费卡到了使用期限,只能说明双方约定的服务终止了,但卡内余额归消费者,商家无权没收。商家以服务到期为由不退卡内余额,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预付款消费,等于把钱放在别人的口袋里。消费者办卡之前一定要三思。”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款消费时,要和商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消费卡的使用范围、违约责任等,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有效期满后余额处置等限制性条款。消费者最好选择金额小、期限短的消费卡,降低风险,并及时消费,避免遭遇商家经营不善倒闭等不确定因素让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服务不满意 会员卡难退
“去理发店理发时,工作人员向我推销会员卡,我购买了一张,想反悔遭到对方拒绝。”昨日,在为消费者调解时,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办理这种预付款消费卡要谨慎,以免掉入陷阱。
“平时我带孩子理发最多十几元钱,办了卡后很后悔,但对方不给退。”昨日上午,驿城区消协工作人员接到市民
回到家后,
驿城区消协秘书长许宝明说,以前是那些“高大上”的美发店推出会员卡这项业务,现在规模很小的理发店也向顾客推销各类会员卡。很多消费者不知道,有些会员卡是存在消费陷阱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理发属于日常生活固定支出,办理会员卡消费更为划算。”许宝明介绍,现在除了美容美发外,洗车、餐饮、健身等领域也是如此。良性的预付款消费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是双赢。然而,由于商家经营不善、诚信缺失等原因,预付款消费往往会陷入尴尬境地,商家时不时失联,消费者的预付款常常会打水漂。所以,市民不要为了盲目享受其中的折扣而浪费更多的钱财。
昨日上午,经过消协工作人员调解,理发店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