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林业人的梦想
□晚报记者 张丽丽
城市,林水相依,鱼儿畅游鸟儿欢唱;林间,硕果累累,手捧板栗的林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曾几何时,这些只是林业人的梦想,而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力争早日形成“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绿城”的综合绿化格局。
如今到了“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对于市人大代表、泌阳板桥林场场长李全新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始建于1956年的国有泌阳板桥林场总面积为19.1万亩,林场的林木在涵养与净化水源、保护水利设施、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板桥林场是我市森林资源中仅存成林质量最好的资源,是驻马店市西部的绿色屏障,是生态建设和‘创森’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李全新说,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完成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7.5万亩,森林抚育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3%,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
李全新认为,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提升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尽管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西部山区非法开采现象仍然严重,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等。
对此,李全新建议,针对西部山区非法乱采乱挖、占用林地、盗伐滥伐等现象,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以及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大生态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投资力度。
职业院校育人要“厚德强技”
□晚报记者 郭建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我市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投资75亿元的职教园区初具规模,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近13万人,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市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院校毕业生将成为“驻马店制造”的主力军。然而,市政协委员罗新芳调查表明,我市的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个人素质较低,更令人担忧的是70%以上的学生存在心理疾患,违法犯罪人数增多。
罗新芳介绍,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现象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原因。很多职业院校偏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深度和广度与中学课程差别不大,教学方式陈旧,与社会脱节,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此外,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缺乏高远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
罗新芳建议,首先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法制教育。职业院校要确立“厚德强技”的育人思想。职业院校要尽快改变重技术、轻素质的教育观念,要开展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活动,尝试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素质教育课程。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要积极开展“‘一对一’知心朋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帮教活动;帮教会议要经常化,交流帮教方法,总结交流经验,促进帮教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法制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延伸法制教育。调动政府、社会力量,成立社区团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使法制教育向社区延伸;职业院校应积极与公安、司法、安监等部门签订共建协议,邀请政治过硬、品德优秀、富有爱心、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检察官、法官、知名律师担任法制副校长;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法制教育场地,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法律素养,增加法制教育的课时量,构建法制教育的有效课堂。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刻不容缓
□晚报记者 张丽丽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摇身一变成了生活在农村的“城市人”。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随之而来的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活垃圾不仅严重影响“村容整洁”,而且直接危害村民的身心健康。
“从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环节来看,农村居民是制造垃圾的主体。”市人大代表马建喜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垃圾数量庞大,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垃圾混合堆积,难以分类(厨房垃圾、废弃燃料、废纸、塑料袋以及废旧电池、碎玻璃等混合在一起),进行清扫时也都是混合收集,没有进行分类;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垃圾收集和运输无法满足需要,在垃圾运输过程中,由于不是密封运输,还出现了垃圾散落现象,造成“二次污染”。
马建喜说,仔细分析当前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投入资金不足,主要体现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环节,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村内拿不出大量的资金解决垃圾问题;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还缺少农村垃圾收集和运输处置的协调合作与总体规划。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马建喜建议,首先政府部门应强力监督,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监管,加大惩罚力度,探索相应的机制,确保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活垃圾处理,确定收集处理程序,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费用来源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完善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
其次,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涉及面广、量大,政府部门还应该通过制度和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农村垃圾分类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只有大家都有环保意识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