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吃玩“太任性”
节后消化系统疾病“大报复”
□肖婷婷 文/图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节日带来的“后遗症”没有结束。春节期间,由于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节后开始显现,其中腹泻、消化不良、胆囊炎患者明显增多。
昨天上午9时许,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候诊大厅和诊室内挤满了人。市民侯丽娜因为春节饮食不规律、不节制,肠胃出了问题。侯丽娜说:“我早饭和午饭间隔时间太短,早饭吃得多,午饭吃得也多,而且吃得很油腻。就这样,引起了消化系统疾病。”
笔者从市区多家医院了解到,春节过后的这段时间,各医院门诊接诊量不比平日少,患者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
“医生,我昨晚吃了烤鱼,今天早晨就开始闹肚子,半天拉了数次,非常难受。”市民田亚东皱着眉说。医生让他做个血常规检查,以确定体内是否有炎症,是否由病毒引起的腹泻。
“医生,我肚子胀,吃了健胃消食片也不顶用,咋办?”市民王甜甜捂着肚子,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她告诉医生,春节期间自己几乎天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后一点儿都不饿,午饭时就猛吃,晚上还会吃夜宵。“是不是消化不良了?有没有呕吐、腹泻症状?”医生问王甜甜。见她摇头,便给她开了些吗丁啉等助消化的药物。
笔者在急诊内科观察发现,10名患者中,“肚子疼”、“拉肚子”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占了一半。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玉东告诉笔者,近一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多。
王玉东说,不少市民在节日期间饮食不规律,有的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有的“吃货”暴饮暴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假日期间,许多市民的生物钟被打乱,加上气温多变,时冷时热,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感冒症状。还有不少人晚上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引起血压、血糖不稳定,从而导致慢性病发作。
告别春节后,如何让身体尽快恢复状态?唐建荣提醒市民,节后要减少进食大鱼大肉,把饮食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按时吃饭,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对于本来就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更要注意,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食量也应有所控制,不宜吃得过饱,最好少食多餐。另外,要保持心情愉快。如出现腹部疼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