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2月17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打工仔 今日小老板

发布时间:2016-02-17 08:10:59  

 

□晚报记者   王永良

他干过泥水工、跑过运输、收过垃圾、做过销售员……近20年的时间,吴松从打工仔摇身变成了小老板。这一华丽转变,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20年前,吴松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一塑胶企业打工;10年后,靠着自己的努力,他成为该镇小有名气的家用电器外壳塑胶供货商,年营业额达到五六千万元,被人称为“小老板”。当一些大学生还在感叹工作难找的时候,只有初中文化的吴松用事实证明:不论学历高低,只要肯用心,必然会有收获。

 

文化程度低  曾被人耻笑

 

吴松1971年出生于驻马店市泌阳县泰山乡一个农民家庭,由于条件所限,初中毕业后,父母决定让他去南方打工。“我刚到广东时,由于年纪小、文化程度低,很多用工单位都不接收。”吴松告诉记者,为此,他常被人耻笑,说他“小屁孩”也想打工挣钱。

后来,在一同乡的介绍下,他在一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但由于他身体瘦弱,干了不到三个月,就不干了。后来,他跑过运输、收过垃圾、做过销售员,但收入都不理想。 生活毕竟是现实的,看到在外打工的同龄人挣了不少钱,要强的他不想被人看扁。最终,一个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经营塑胶原料的老乡让他跟着跑销售。

 

为做成一单生意  一月跑烂三双鞋

  

“刚开始,为了找销路,我每天拿着塑胶样品,到东莞所有的电器生产厂家和塑料玩具厂销售,一个月跑烂了三双鞋。”吴松说,尽管他早出晚归,但连续10个月没做成一笔生意。

“当时,我真感到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当我准备放弃时,一家玩具厂给我打电话说需要20吨塑胶原料。”吴松说,“虽然订单不大,但给了我继续干下去的信心。”

 

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当老板

 

2005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一家经营塑胶原料的老板不干了,吴松和三个同乡把该厂接了下来。“那几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没有挣到钱。后来,三个合伙人退了出去。”吴松告诉记者,合伙人退出后,他依靠当初给人打工时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于2007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刚成立时生意很赖,不像现在这样红火。而从市场经济来说,正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最佳时机,所以我坚定了信念,不管多困难,也要把这事做好,不让亲人失望。”说起最初的创业“试水”,吴松依然激情满满。

从当初给人打工,到后来的与人合伙办厂,再到自己当老板,回忆起往事,吴松感慨万分。吴松说,当初办厂时,是同乡给他提供场地,帮他招工。“现在条件允许了,我应该回报乡亲。”吴松说。

“抓住沿海企业用工难的机遇,站稳脚跟,然后逐渐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立足塑料贸易,在提升企业形象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塑料城这一专业市场,稳定进口贸易和国内贸易,同时扩大贸易范围,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向规范化的公司发展。这是我的发展思路。”吴松说,随着口碑的打响,东莞、深圳等全国各地的一些电器生产厂家找到了他,寻求合作。

目前,吴松的新公司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解决了40余人的就业问题,吴松也从一名打工仔晋升为小老板,并带领更多人致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