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贴烫伤女子脚底
提醒:购买时警惕“三无”产品
□徐小防 文/图
曹女士购买的发热贴。
近段时间,气温持续走低,一款类似隐形热水袋的发热贴成了很多市民的热选商品。
曹女士今年44岁,在我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3年前,她患上了关节炎,每到冬季,膝盖和脚底板就发凉。几天前,喜欢网购的她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款经济实用的发热贴,就花6元钱买了20贴。
“收到发热贴后,我先贴在膝盖上,膝盖变得暖和了。”曹女士说,接着她又拿了两片,贴在了脚心。没想到几个小时后,脚底红了一大块,还有不少水泡。
曹女士急忙用凉水敷了敷,可第二天水泡还是没有消除。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是低温烫伤。
笔者了解到,曹女士网购的这种发热贴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又叫一贴热、暖宫贴等,卖得挺火。其主要原料是铁粉、活性炭粉、盐和水。发热原理为撕开胶布后,发热贴内部的铁粉遇氧气发热,产生热量。但究竟能产生多少热量、多高的温度,发热贴并不能完全控制。
笔者发现,曹女士购买的发热贴,外包装上几乎都是日文,中文标明有效期限为3年,标注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65℃、平均温度为54℃。
笔者查看了商品外包装的每个角落,也没有找到该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
随后,笔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药店,发现多数药店销售的都有发热贴。在这些发热贴的外包装上,都标注着详细的生产日期、厂家和厂址,价格则是曹女士购买发热贴的两到三倍。
市解放大道一家药店的一名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带有图案的发热贴,这些发热贴连最基本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都没有,纯属“三无”产品。市民在购买时,不要贪图便宜,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以免买到劣质产品,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