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沙处决一名什叶派宗教人士 伊示威者火烧沙驻伊使馆
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
因不满沙特处决一名什叶派宗教人士,伊朗一些示威民众1月2日晚冲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投掷石块和燃烧弹,致使沙特使馆建筑部分起火。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3日宣布,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
伊朗示威者冲击沙特驻伊大使馆,并投掷汽油弹。
闯馆纵火
伊朗半官方的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2日晚,一些示威民众聚集在位于德黑兰的沙特使馆外示威,其间有人向使馆投掷石块和燃烧弹,几名示威者闯入使馆,打砸门窗,并在楼内放火,现场浓烟滚滚。
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沙特驻伊朗首都德黑兰大使馆和驻马什哈德的领馆遭冲击,其中前者遭纵火,两处地方的沙特国旗均被扯下。
伊朗警方高官侯赛因·萨吉迪尼亚告诉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记者,自2日晚,一些民众聚集在沙特使馆外示威,其中有人向使馆投掷石块或燃烧弹,致使沙特使馆部分地方起火。
新华社驻德黑兰记者3日上午在沙特使馆外看到,使馆正面墙壁近一半烧得黝黑,所有窗户被砸碎。使馆门外有约30名伊朗军警全副武装守卫,外围有更多军警戒备。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伊朗警方已逮捕40人,并已锁定冲击沙特使领馆事件的其他参与者。
隔空骂战
在沙特宣布处决一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后,伊朗外交部2日召见沙特使节进行抗议。而沙特方面也召见了伊朗大使,抗议伊朗政府的批评性言论,指责其干涉沙特内政。
沙特还要求伊朗政府按照相关国际公约,对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承担起保护责任,使其免遭可能的敌意行为伤害。
3日,两国的隔空口水仗进一步升级。
伊朗总统鲁哈尼3日谴责伊朗抗议者焚烧沙特驻德黑兰大使馆的行为,表示伊朗当局将保障外国使领馆安全,并要求伊朗相关部门缉拿肇事者。鲁哈尼3日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发布的多条短信中表示,焚烧沙特使馆是“极端分子”作为,这一非法行为玷污了伊朗在世界的形象,但他同时谴责沙特处死知名什叶派教士奈米尔。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警告说,沙特的做法将使其面临“神圣的复仇”。而伊斯兰革命卫队则将沙特的做法比作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动的袭击。
断绝关系
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3日宣布,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
朱拜尔在当晚的记者会上说,伊朗政府不仅不为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安全采取保护措施,反而为冲击、打砸和焚烧沙特使领馆的伊朗示威者提供方便。为此,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朱拜尔还指责伊朗长期以来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支持和培训恐怖分子,以达到破坏这些国家安全的目的。他表示,沙特将采取一切手段回击伊朗的威胁。朱拜尔还表示,伊拉克政府已保证将采取措施保护沙特驻伊拉克使领馆的安全。
据沙特的阿拉伯卫视报道,在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之前,沙特驻伊朗的外交人员已在沙特驻伊朗大使馆遭冲击后撤离到阿联酋迪拜,并将从迪拜回国。
中东抗议
沙特宣布处死知名什叶派教士尼姆尔的消息,在中东各地什叶派地区引发大规模抗议。
除伊朗外,在沙特境内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地东部省份以及邻国巴林等地也均有规模不同的抗议示威活动。
沙特政府否认歧视国内什叶派穆斯林,并指责伊朗利用宗教影响力破坏沙特的稳定。沙特阿拉伯2015年共执行150人死刑,是20年来最多的一年。
[ 影响 ]
断交导致国际油价上涨
沙特阿拉伯当地时间3日晚(北京时间4日凌晨)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动。
中东地区两大重要产油国关系紧张的消息传出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约3%,升破每桶38美元关口,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上涨超2%。
彭博社援引IG集团市场策略师安格斯·尼科尔森的话称:“沙特伊朗冲突升级将成为2016年第一周‘暴躁’的开端,地区紧张局势使得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增加。”
专家认为,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促使油价出现短期阶段性反弹,但全年来看,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总体形势没有改变,筑底反弹尚需时日。
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惨淡,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下跌了30%和35%。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谷期,欧洲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原油需求增长乏力。
[ 反应 ]
苏丹、巴林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巴林外交部4日宣布,巴林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同时,巴林还决定关闭其在伊朗使领馆,并撤回所有工作人员。
巴林国家通讯社当天发布巴林外交部声明说,伊朗“长期干涉巴林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内政”,“破坏国际公约致使沙特阿拉伯驻伊朗使领馆遭到破坏”。为此,巴林内阁会议决定,断绝巴林与伊朗外交关系。
据阿拉伯电视台4日报道,苏丹共和国决定驱逐伊朗大使,与伊朗断交。苏丹共和国同时谴责伊朗对该地区的干扰。
阿联酋宣布降低与伊朗的外交级别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4日决定,将阿联酋与伊朗外交级别由大使级降至代办级,同时减少伊朗在阿联酋的外交人员人数。
据阿联酋国家通讯社报道,阿联酋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为执行上述决定,阿外交部于当天召回了阿联酋驻伊朗大使赛义夫·扎阿比。声明说,采取这一不寻常的步骤是因为“伊朗一直在干涉海湾和阿拉伯国家内政”。
另据报道,阿联酋外交部于3日召见了伊朗驻阿联酋大使穆罕默德·法亚德,向其递交了一份抗议照会,抗议伊朗干涉沙特内政,同时抗议沙特驻伊朗外交机构遭伊朗示威者冲击和焚烧,认为这一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
美国呼吁采取积极措施
路透社报道,美国一名政府官员在沙特阿拉伯宣布与伊朗断交后说:“我们认为,外交关系和直接对话在解决分歧方面依然是很重要的。我们将继续呼吁中东各国领导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紧张关系。”
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华盛顿将继续敦促该地区各国领导人采取正面措施,平息紧张局势。这份声明还说,奥巴马政府相信,外交努力和直接对话对于化解这场危机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一名了解沙特政府立场的消息人士说,此次事件让沙特政府感到“受够了”。他说:“德黑兰一次又一次地藐视西方国家,他们继续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射弹道导弹,没人阻止他们,沙特已经不在乎此举是否会得罪白宫。”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说,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领袖,引发了欧盟对言论自由以及尊重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的严重关切。
[ 人物 ]
什叶派教士奈米尔
沙特内政部2日宣布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被处决者中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奈米尔(上图)。
沙特宣布,这些人违反伊斯兰教规、煽动教派间仇恨与暴力、破坏沙特国家安全与稳定。
奈米尔,现年57岁,1959年出生于沙特东部什叶派聚居区盖提夫省的阿瓦米亚市,是沙特知名的什叶派宗教及反对派人士。奈米尔的家乡是沙特的石油主产区。
奈米尔早期在家乡学习,1980年前往伊朗进行宗教学的学习研究并在那里居住近10年,随后前往叙利亚继续学习。奈米尔1994年回到沙特。
奈米尔的“名气”,源自他针对沙特政权的批评,以及要求给予什叶派少数群体更多的权利。沙特警方曾经数次传唤奈米尔,后者因为其政治活动多次遭拘捕和调查。
2006年,奈米尔从巴林入境沙特后被短暂羁押。2008年,奈米尔因为批评沙特政府的言论被捕,盖提夫因此发生冲突事件。2009年,奈米尔因为其过激批评言论再次被捕,随后被释放。他抨击沙特政府,称如果沙特什叶派权利得不到尊重,建议东部省独立。2012年,奈米尔发表言论称对沙特前王储、内政部长纳伊夫的去世感到“解脱”,并在中东局势突变后呼吁示威者抵抗警察,被警方逮捕。
因支持2011年发生在盖提夫的示威活动,奈米尔2012年再次被捕,沙特警方在奈米尔大腿中枪受伤后将其拘捕,沙特内政部称他试图“逃跑并反抗安全部队”。奈米尔被控“煽动叛乱”,以及“寻求外部介入”,还被认为支持此前发生在巴林的示威活动。
沙特总人口约3000万,逊尼派约占85%,什叶派约占15%。沙特国内什叶派民众认为“被政府边缘化”,对政府颇有微词。不过,沙特政府否认歧视什叶派民众,并指责伊朗在背后煽风点火。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