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高琳琳
冬日艳阳天,家住驿城区橡林街道塘坊庄社区的周四毛走出家门,拿着木工刨,干起活来。周四毛今年69岁,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他的木匠活远近闻名,做的板胡不比专业人士差。
周四毛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晚年,儿子给他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把他接到了市区。来到市区后,周四毛闲得慌,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转悠。
他在小游园里找到了自己的乐趣,给一些戏迷朋友拉板胡。年轻时,周四毛就会拉一些乐器,曲胡、二胡、板胡,他信手拈来。
有一天,周四毛发现自己的板胡坏了,就找工具维修。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他对制作板胡产生了兴趣。他先把板胡各个部分的尺寸、材料等信息一一记录下来,打算自己做一把。
曲艺团的戏友得知老木匠要做板胡,都跟他说:“老哥,你以为板胡是桌子、板凳啊,锯锯木头、刨刨光就行了?”周四毛乐呵呵地说:“不试试咋知道不行。”
周四毛开始找做板胡的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件件还真让他凑齐了。之后,他按照之前记录的尺寸着手制作了。半个月不到,他就拉上了自己制作的板胡。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周四毛在拉板胡的同时开始琢磨制作板胡。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制作了8把板胡。
周四毛制作的板胡外观粗糙,但拉起来声音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他说,制作板胡花费了他很多的心血,每一把都有很深的感情,有时候送到琴行会舍不得。
票友向他索要板胡,他免费赠送。他认为,把心爱之物送给懂乐器的人才物尽其用。
目前,周四毛加入了夕阳红普法曲艺团,是团里的副团长、台柱子。因为喜欢戏曲,每天他都要和一帮老伙计去小游园练习、编节目。每天的日子充实了,周四毛感觉自己的心也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