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1月01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手老太将废布料变成“宝”

发布时间:2016-01-01 09:07:15  

 年近九旬眼不花耳不聋

巧手老太将废布料变成“宝”

□晚报记者         张丽丽   /

      /

 luf1512262.jpg

张云婷老人在展示她的“宝贝”。

一根绣花针、几块废布料、多条细丝线。这些很多人眼中的废品,在89岁的张云婷老人看来都是 “宝贝”,用她的巧手缝制成精致的绣球、可爱的猫头鞋、漂亮的扇子等。昨日上午,记者在张云婷的孙女吴静的指引下,来到市团结路西段香料厂家属院老人的家中采访。

   

做手工上瘾

 

上午1030分,记者来到张云婷老人家。此时,她正在摆弄自己的“宝贝”。“我正在做猫头鞋,将来给重孙穿。现在我做手工都上了瘾,一天不缝几针心里就不舒服。”张云婷说。随后,她停下手中的活,拿着那只未做好的猫头鞋让记者看。

据她介绍,她姐妹两人在母亲的带领下,很早就学会了做衣服。成家后,她生育了五个儿子,每个孩子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做的,到了孙子、孙女那一代也是如此。

“咱们这里每年端午节都要戴香包,我那个时候特别忙。”张云婷说,十多年前的一天,她见邻居家挂了个绣球,觉得好看,便拿回家学着缝了一个。从那时候开始,张云婷就没有停止过缝绣球。

 

绣球送给亲朋好友

 

记者在张云婷家看到,餐厅里的吊灯旁边挂有绣球,客厅里的壁画上也挂了两个绣球。“我婆婆的手特别巧,这是我们搬家时她缝的,如今五六年过去了,还非常好看。”张云婷的二儿媳刘玲告诉记者,这些年,婆婆没少缝绣球,亲戚朋友家都有。

马上就要过年了,张云婷缝了二三十个绣球,准备过年的时候送给亲朋好友。“我婆婆逢年过节都要送给亲朋好友一些绣球,说是吉祥如意的。”刘玲说着,从老太太屋里拿出来两个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缝好的绣球以及小扇子。

“别看我奶奶快90岁了,但是她眼不花耳不聋,缝的东西非常好看。”吴静说,她曾经跟奶奶学过一段时间,后来由于工作忙放弃了。奶奶天天在家缝绣球和猫头鞋等,她把这些晒到朋友圈里,朋友见了都说好看,向奶奶讨要了几个。

 

晚年生活充实幸福

 

在与张云婷聊天时,记者得知她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做手工,另外一个就是打麻将。“你听了觉得很惊讶吧?平时与那些老太太一起玩,她们也非常好奇。”张云婷笑着说,曾经有个牌友问她没有退休工资 ,哪里来的钱打麻将。她说自己有五个“女儿”。

张云婷所说的五个“女儿”,其实就是她的五个儿媳。“虽然我没有女儿,但是这五个儿媳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张云婷说,她丈夫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六人,日子过得非常苦。孩子们成家后都很孝顺,想到谁家住一个电话对方就过来接她。

“爸爸妈妈那一辈的人都很孝顺,我们做孙子孙女的自然不会差。”吴昊是张云婷第四个儿子的孩子,他在姐姐吴静的公司帮忙,每天来看望奶奶成为一种习惯。他说,奶奶有五个孙女、三个孙子,大家虽然不经常在一起,但是联系很紧密。

“孩子们说我年纪大了,经常劝我不要再缝这些东西了,可是我觉得这样才充实。”张云婷说,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儿孙们对她很孝顺,吃的穿的都会给她买好。然而,她认为做手工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对头脑和身体的锻炼,所以多年来一直不曾停歇。

(线索提供人李先生获得三等奖,奖价值68元头曲酒一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