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2月14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苦难的历史需要铭记

发布时间:2015-12-14 08:09:37  

苦难的历史需要铭记

 

□张玉胜

 

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今年121310时,我国第二次举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公祭日前后,各地还举行包括慰安妇遗址纪念馆开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扩容、南京大屠杀遗属家祭、“以史为鉴警示未来”系列图书首发、烛光祭等一系列纪念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中国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极富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同时也是历经沧桑磨难、饱受外敌欺侮的多难国度。文明古国的辉煌固然让我们引以为豪,但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战争悲剧,同样是需要国人永久铭记的历史遗产。

铭记苦难历史,就要时刻铭记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时间定格于78年前的1213,日军侵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造成30多万人遇难。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也在人类的文明史册上留下了黑暗一页。

南京大屠杀既是日寇灭绝人性的残暴行径,也是当时中国经济落后、积贫积弱的国情悲剧。两个月前,《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既让日本惨绝人寰的杀戮罪行板上钉钉,更顺应和诠释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不是为了清算旧账、延续仇恨,而是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从而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铭记苦难历史,就要大力弘扬救亡图存、百折不挠的伟大抗战精神。时势造英雄,危难显本色。一部战争苦难史,也是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英雄史。在抗战血与火的考验中,多少革命先烈挺身而出、共赴国难,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民族赞歌。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夜袭阳明堡、雁门关伏击战等在内的抗战英雄和经典战役,业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并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铭记苦难历史,就要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珍爱和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反对侵略、制止战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发展经济、提升国力、强我民族、固我国防。当下中国正处在开启“十三五”、冲刺“全面小康”的重要节点,要求我们不畏艰险、不懈韧劲,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只有以跨越腾飞的强国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才能切实履行抗衡霸权、遏制战争的大国担当,才能有效防止任人宰割苦难历史的悲剧重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