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12月10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预警”抗霾 细节决定效果

发布时间:2015-12-10 08:06:03  

“红色预警”抗霾 细节决定效果

 

□程赤兵

 

8日早晨7时起,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单双号限行、80%公车停驶、重型车辆禁止上路、室外施工停止作业……在雾霾的反复袭击下,最严重的警报终于拉响。

可以说,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在为雾霾付出代价;也可以说,所有人都开始投入到抗击雾霾的“实战”之中。正因为是第一次,所以肯定有不周全的地方;也正因为是第一次,获得的经验与结论都格外宝贵。很显然,无论对政府还是对民众而言,这次“红色预警”将为今后应对恶劣天气及重度雾霾积累经验。

这次“红色预警”发出的时间,是7日下午6时,距离实施只有13个小时。这是政府部门对于即将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拿出的紧急处理办法,民众在这个时候也要拿出“应急”意识,配合预案的实施,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

比如,“红色预警”使得公共交通的压力陡然增大,公交、地铁都想出了增开车次等办法。在这几天里选择公交、地铁出行的民众,要提前看看新闻,以方便自己的出行。

虽然这是北京首次实行“红色预警”,但对于单双号限行,从奥运会到APEC,已经有过几次经验,北京居民应该不陌生了。对于限行的时间段、路段,特别是限行日里每个人要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在接到“红色预警”通知的同时就心里有数了

不得不说的是,即使是在重度雾霾的天气里,有些人还是要在较差的环境里工作的,比如交警,再比如公交车的司售人员,他们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体力与精力。当我们开车行驶在路上,或者在公交车上见到他们时,不妨多理解一下他们的压力,对他们的工作多一点配合。

同时,相关部门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多考虑给这些特殊“工种”的人一些补贴。这笔钱由谁出、出多少、如何发放,也该落到实处。

雾霾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抗击雾霾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红色预警”难免会打乱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这是我们面对雾霾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细节做得越好,预警的效果越好,代价也就没有白白付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