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袁 敏 张丽丽
“新鲜的鱼便宜了,草鱼4块5毛钱一斤,黄鱼11块钱一斤。大家都来看都来买啦!”
昨日上午11时许,在市雪松大道中段建业市场附近,路过的市民被洪亮的吆喝声所吸引,原来是一名卖鱼人在叫卖。由于当天气温比较低,卖鱼人穿着厚厚的棉衣,两只手冻得红通通的,不停地搓来搓去。在他的脚边,摆放着几个水盆,里面还有几条没卖出去的鱼。
看到卖鱼人生意冷清,记者上前与他聊起天来。卖鱼人自称姓杨,老家在泌阳县农村,两年前带着妻儿来到市区打工,目前在雪松街道纱厂社区租房居住。“我只有一个儿子,正在上高中,明年就要高考了。”杨先生说,他们之所以从老家来到市区,是因为儿子被市区的高中录取了。
说起儿子,杨先生脸上满是笑容,说儿子就是自己的骄傲。“我和妻子识字少,儿子却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儿子被市区的高中录取后,我们决定搬到市区照顾他。”杨先生说,由于文化水平低,不好找工作,他们便做起了卖鱼的生意。虽然辛苦,但日子还过得去。
在聊天时,一名顾客来买鱼,杨先生便忙碌起来。只见他利索地从冷水中捞起顾客选中的鱼,放到电子秤上称好、宰净,然后把鱼装好递给顾客。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整个过程仅用了两分钟。
“别看我现在这么麻利,以前可慢了。这都是练出来的。”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刚开始卖鱼时,由于动作不熟练,两只手经常受伤。
记者看到,杨先生给顾客宰完鱼后,两只手冻得发红。“冷也没办法,总不能不干吧?”当记者询问他冷不冷时,杨先生笑着说,为了这个家能过得好,再苦再累他也要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