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文字
□晚 风
母亲此生与文字无缘,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有一次,母亲让我把自己和姐姐的名字写在卡片上,并在名字的后面记上电话号码,我就问母亲:“妈,你不是不识字吗?怎么知道哪个是我的号?”母亲指着那两个字,说:“这不是你的名字吗?”我惊讶于母亲竟认得我的名字。再看看母亲那认真的劲头儿,我已经明白,母亲只会认得让她牵挂的人的名字。
母亲给我讲起了她上学时候的事。母亲家里姊妹多,我的大舅从小就喜欢读书,后来还当上了校长。小舅认字也不少。
据母亲讲,我的姥姥、姥爷还是很开明的,从未因为家里的农活不让几个女孩上学。大姨、二姨和母亲都断断续续地上过学,但时间都不长。特别是二姨,上过几天学后,就不愿再上了。母亲说,二姨不上学是因为在路上摔了一跤,回家就哭着说再也不上学了。姥爷看她也不是学习的料,索性不再理睬她。但母亲也不愿上学了,姥爷却很生气。
不上学的母亲就开始帮家里做些农活,割草、打柴、挑水,什么活都干,渐渐地,母亲就把上学时学到的几个字忘得一干二净了。
后来,母亲嫁给了父亲。父亲是个有知识的人,家里兄弟虽多,但一直上到了高中毕业。父亲从未嫌弃过母亲,因此,在父亲上班的那些年,母亲把家里的农活全揽下来。也许,在母亲心里,有知识的人,就应该做些体面的事,而不是整日忙碌于这些日常琐事。
当我开始上学的时候,母亲很兴奋,连夜给我缝制了一个小书包。以后的日子里,每到放学归来,母亲都会督促我完成当天的作业。母亲不识字,可她有自己的方法,每次写作业,她都让姐姐在旁边指导我。在我上学的那些年,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母亲从未对我提起过,我也不敢在母亲面前透露半点不愿上学的想法。
母亲原本有一次认字的机会的。上世纪80年代,大队组织扫盲,母亲当然在此列。但几十个这样的大人围在一起,谈论的都是谁谁家的花生收成不错,谁谁家的母猪又生猪崽了,白天学的那些字,到晚上喂猪的时候就都忘了。母亲又一次与文字擦肩而过。
母亲老了,总是忘事。有一次,母亲从厨房走到客厅,突然想不起拿什么了。母亲说:“不识字,人老了容易糊涂!”母亲虽然不识字,却识大体,知道文字的重要,我从心底里敬佩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