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 袁 敏
“老师,我想你们了。你们什么时间再来讲课呀?”“你在家好好看书,听父母的话。有空我们还会去的。”昨日,大学生焦若珵接到远在新乡的学生孟涵打来的电话,心情非常激动。
支教偏远乡村
焦若珵住在驻马店飞龙小区,是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4级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校友成立了“郑州大学凡星社工协会”,并召集志愿者一起支教,深深为之感动。从此,她心中就有了一个“支教梦”。
今年18岁的焦若珵是个典型的城市女孩。当她把自己的“支教梦”告诉父母时,得到父母的一致赞同。
放暑假前,焦若珵听说“郑州大学凡星社工协会”招募志愿者利用暑假去新乡支教,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焦若珵的很多同学也报了名,但因种种原因,部分同学未能如愿。焦若珵很幸运,一路通过各种考核,成功入选。
当焦若珵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时,父母不仅为她感到骄傲,还特意给了她一笔支教“经费”。经过短暂的培训,
“孩子们特别喜欢上课,每天早早地就来到学校,放学了还舍不得离校。”焦若珵说,“支教中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乡里的孩子非常纯朴、热情。志愿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年轻、活泼,孩子们都喜欢我们。”
支教即将结束时,焦若珵给学生们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回到驻马店后,焦若珵一直对那里的孩子念念不忘,只要学生打电话向她询问学习上的难题,她都想办法一一解决。
追忆革命历史
焦若珵和同学们首先来到杨靖宇纪念馆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血战的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的民族精神。之后,他们又来到竹沟革命纪念馆。在靖宇广场,他们拉出横幅,摆出宣传板,身着统一服装,带领群众签名宣誓。
“‘追忆革命小分队’队员都是郑州大学2014级的学生。”焦若珵说,“大家利用暑假追忆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先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人们牢记历史,唤起每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维护抗战的胜利成果,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这些天的暑假生活,焦若珵收获很多、感触很多。她说:“暑假,我不仅参加了乡村支教,而且追忆了革命历史,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变得更加坚强、成熟。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参加这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