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 袁 敏
栩栩如生的小狗、憨态可掬的小鸭,让人看一眼就爱不释手。这些动物图案的手工编织毛衣都出自开发区金河街道东高社区65岁的刘慧丽之手。昨日,记者在东高社区见到正在织毛衣的刘慧丽,她的家里还有前来学习编织毛衣技术的邻居蔡芳。
年轻时,刘慧丽就爱好编织毛衣。看到别人穿的毛衣是新款式,她回来后就用毛线试着编织。就这样试一两次,她学会了编织毛衣。那时,家里买不起毛衣,一家人穿的毛衣都是她编织的。邻居看到她编织的毛衣样式好看,纷纷前来向她学习。
记者看到,短针、长针、辫子针等各种编织工具在刘慧丽的手中不断变化着,普通的毛线在她手中像变魔术一样,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件淡黄色的毛衣,衣服前面是一只小狗,衣服后面是一只小鸭。记者摸了摸,毛衣非常柔软。
“这件毛衣我准备送给朋友的外孙。你们看,漂亮不?”刘慧丽边展示边向大家询问。“真好看。你有空教我织这些小动物吧。”邻居蔡芳羡慕地说。
刘慧丽经常到风光市场选购毛线,然后开始编织毛衣。为了把小动物编织得活灵活现,她购买了编织书,以方便学习。邻居看到刘慧丽编织的毛衣这么漂亮,都跟着她学习。
刘慧丽说,编织毛衣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每天都低着头、拿着织毛衣针不停地做着同样的动作。但当织好的毛衣穿在孩子们身上、人们纷纷请教怎么编织的那一刻,她心里的那种温暖和成就感远远超过了之前的辛苦。正是这样一份幸福感让她坚持到现在。
料理家务之余,刘慧丽就给家人和亲戚织毛衣。刘慧丽乐于助人,朋友请她织毛衣,她都尽量满足要求。有新的编织手法,她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手工纺织的毛衣除了能给亲人温暖外,还能锻炼人的耐心和毅力。”刘慧丽说,“看到孩子们穿上我织的毛衣后,我很快乐。人老了,就是要勤动手、勤动脑。”
如今,穿手工编织毛衣的人少了,刘慧丽也就不用熬夜编织毛衣了。可是,刘慧丽闲不下来。她用毛线织成沙发靠垫、童鞋、茶几罩、座垫等,受到大家的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