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7月23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名“老兵”的 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5-07-23 08:48:04  

 

□晚报记者     

 

在橡林街道王楼社区薛台村,有一个叫薛保平的老兵。他开办了市区铁路以西唯一收购废旧玻璃的收购站。近10年时间,他收购了市区近万吨废旧玻璃。同时,他也为环卫工人和附近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平台。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薛保平时,他正为一名在附近居住、名叫李大呢的老人称废旧玻璃。“这是我在小区和马路上捡的,一共17公斤。”李大呢一边数着手里的钱,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薛保平指着地上刚收购的玻璃告诉记者,作为城市垃圾中最难处理的成分之一,废旧玻璃既无法焚烧,也无法在填埋中降解。部分含有锌、铜等重金属的废玻璃,还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薛保平说,到他这个废旧玻璃收购站卖玻璃的大都是附近村庄的老年人。他们平时没什么事,就捡一些玻璃瓶换些零花钱。

看到薛保平手上流着血,记者问:“你不去包扎一下吗?”薛保平笑笑说:“不碍事,天天都这样。干这活,哪天不被玻璃割伤几次呀。”

据薛保平介绍,到他这里卖玻璃的还有一些是环卫工人。因为他们每天在街上打扫卫生,比较容易捡到玻璃瓶和沿街门店丢弃的废旧玻璃。“环卫工人的收入不高,他们把街上的废旧玻璃捡回来,不但可以卖一些钱,而且对市区的环境也起到了保护作用。”薛保平说。

“玻璃收购以后,还要经过数道加工工序。”薛保平说,首先要将废玻璃按原态、颜色进行初步分类,例如高白片、普白片、绿瓶料、杂品等。然后还要进行一道精细的分拣工序,将金属盖、塑料盖等杂质彻底分离。这些经过简单加工后的玻璃产品,最终将提供给玻璃瓶制造企业作为玻璃制品的原料。“虽然比较辛苦,但我感到很快乐、很充实。”薛保平说。

薛保平年轻时在东北当了13年的兵。复员后,他又在当地做了几年的生意,后来回到了驻马店。他是2006年开始收购废旧玻璃的。最初是收购市区酒吧内的酒瓶,然后到铁路东一家收购站卖掉。后来,他自己开了一家废旧玻璃收购站。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