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6月25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词本”里的往日情怀

发布时间:2015-06-25 08:04:20  

□余永亮

 

整理旧物时,发现一个塑料皮笔记本。打开细细观看,一行行歌词映入我的眼帘,泛黄的纸页和褪色的字迹如同老电影中的某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往日熟悉的旋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有过“抄歌词”的经历。中学时,我们班几乎每个人都有专门抄歌词的本子,课余时间或埋头抄写,或传阅交流,或一起哼唱。对我而言,“抄歌词”并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首先要选择歌曲,音老师教唱的歌我通常不大喜欢,总觉得古板。追赶流行是必然的,从以《信天游》为代表的“西北风”到以《新鸳鸯蝴蝶梦》为代表的“影视风”;从以《恋曲1990》为代表的“港台风”到以《涛声依旧》为代表的“岭南风”……在笔尖与白纸的摩擦间,我把流行歌曲留在笔记本上,也把动听的旋律记在心间。记歌词有时很辛苦,我曾无数次守在收音机旁和黑白电视机前,一边听着歌,一边快速记录。

抄完歌词,我通常会一个人小声哼唱。唱着唱着,便想在歌词周围做些点缀。从校门口小卖部买些“明星贴画”,《忘情水》旁边贴上刘德华,《千年等一回》周围贴满了“白娘子、小青、许仙”。如果是《烟花三月》这样的歌词,还会找一个会画画的同学,用铅笔画上“流水、柳枝”做点缀,来渲染“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的美妙意境。不过,最常见的点缀还是在歌词周围画些花边,或是在歌词间似有似无地画上“两颗心”和“丘比特之箭”。

“抄歌词”也闹出过一些笑话。记得有一次,我们美丽的音老师想看看学生本子上到底抄了什么歌,于是拿起前排某个学生的歌词本子。刚打开,她便笑得花枝乱颤。事后我们才知道——不知是因为对舞蹈的不了解,还是为了搞笑故意为之,那个同学竟神奇地把草蜢乐队的《忘情森巴舞》写成了《忘情三八舞》。

一句句曾经熟悉的歌词,一段段珍藏许久的旋律。如今,“歌词本”上的歌曲已不再流行,我们的青春也悄悄逝去。每次蓦然回首,你是否还能看见灿烂如花的笑脸?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