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磊
当村里最后一棵桐树在电锯的轰鸣声中轰然倒下去的时候,我看见,其他树木的脸上,写满了深深的忧伤。它们舞动着树梢,发出呜咽的悲鸣。
这是一棵有着30多年历史的桐树了,虽然年代古老,但它依然枝繁叶茂。几十年来,它高高地挺立着,以健壮和粗犷的体格,成为村庄的风骨。春天,它的花成为人们的美味,叶子成为牲口的美味。它倾其所有,哺育着村庄。夏天,它用庞大的树干遮蔽阳光,为人们提供纳凉的场地。在村民的心中,它就是神灵,保佑着人们。但是,仅仅因为修路,它30多年的生命便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村里原先有很多树。春天,村庄一片绿色。起风的时候,满树的新绿哗哗摇动,村庄成为绿色的海洋。人们从榆树上采来榆钱,每户人家的筐里、盆里,都是满满的绿色,村庄在这个季节无比富有。很快,桐树开出了花,一串串风铃在村庄上空摇曳;槐树开花了,一簇一簇密密集集,洁白如雪;楝树也开出了花,细碎的小花羞涩地躲在叶子的后面。花香四溢,蜂蝶飞舞,村庄变得无比热闹。行走在村庄,你感觉置身于一种静美的境界。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或是改造院落,或是修建新房,或是开辟新路,不断地砍伐着这些树木。一棵又一棵大树倒下了,就像一户又一户搬走的人家,村庄变得冷清而寂寞。榆树消失了,象征着乡村财富的榆钱不见了,这个村庄还会富有吗?桑树没有了,躲在超市角落里的桑葚,有多少人知道在乡村里曾经随处可摘呢?连最常见的柳树也快没有了,每到清明的时候,我们将从何处采摘一束新绿插在门口呢?
没有了大树的村庄是丑陋的。它像一座孤岛,烈日炙烤着它,大风摇动着它,雨雪袭击着它,它精疲力竭,没有了生气。没有了大树的村庄没有了性格,失去了一种阳刚之美,失去了一种硬朗之气。
村里的大树没有了,一些老规矩也没有了。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也不再拜祖祭祖;每逢过节的时候,人们也遗忘了传统的习俗。谁还懂得红白事的禁忌?谁还会记得二十四节气?当一个村庄没有了传统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村庄。
仅有的几株大树,正如村里仅存的几位老人一样,还在默默地坚守着,只是不知道,他们究竟还能坚守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