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宇
昨天,中纪委网站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仇和虽然只是副省级官员,但他被调查的消息和“大老虎”、“特大老虎”一样受关注,原因就在于他曾经是“明星官员”,是“最受争议的市委书记”。在他“最受争议”的那些年,有人赞之为敢想敢干,有人斥之为霸道胡搞,谁是谁非一时难以分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仇和在争议声中一路高升,从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省副省长再到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2011年升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用仇和自己的话说就是被一路举报,但仕途一路惊喜。不过,这种惊喜还是在2015年的春天画上了句号。
中纪委网站的消息只是说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没有说违什么纪什么法,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他是不是涉嫌贪污腐败。从多年来媒体报道的“仇和风格”看,他被调查的最大可能是滥用权力。他刚调到昆明工作时,在一次会议上,一名科级干部睡着了,他点名批评了那名干部。两天后,这名干部辞职(一说被免职)。辞职也好,免职也罢,可以肯定这名干部当时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仅仅因为在开会时睡觉就出现这样的结果,实在不能说政治空气是正常的。而这种不正常,在仇和当政的地方司空见惯。他在任沭阳县委书记时,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教师集体罢课。他还指示将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亮相、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难怪他的上司批评他重人治轻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的一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所阐述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都具有长远意义。官员特别是大权在握的官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如果权力不受约束,官员就有可能滥用权力,即便他们的出发点不是谋私利,权力也有可能变成洪水猛兽。 如果仇和就是因为滥用权力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他的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所有掌握权力的官员们引以为鉴,也提醒我们,权力监督机制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只有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才会真正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行使权力的官员才不会因为“滥用”二字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