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 杨 张丽丽 实习生 王 晗
本报讯 昨日,阳光明媚,暖风习习。家住市雪松大道东段老皮革厂家属院的王二凤起床后,首先打开了窗户,呼吸屋外的清新空气。就在半个多月前,因附近一家制门企业污染严重,王二凤和她的邻居们连窗户都不敢开,更不要说呼吸新鲜空气了。
“多亏市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帮我们这二十几户居民去了十多年的心病。”王二凤说,他们居住的地方与一家制门企业一墙之隔,由于制门过程中要喷漆,对周围环境污染非常大。十多年来,王二凤等26户居民一直受此困扰,无论春夏秋冬都不敢开窗户。
“有时候晒被子、晾衣服,被子和衣服闻起来有很重的漆味儿。在这常住的居民,几乎每家都有人患皮肤病。”居民张君一见到记者便开始倒苦水。
据王二凤介绍,他们曾经找过该制门企业的负责人,可是没有任何效果。“我们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实人,不知道除了找企业负责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由于大家都是这里的老户,搬走也不太可能,所以只能继续住在这里受罪了。”谈起家门口的污染问题,王二凤无奈地说。
“直到前段时间,一个邻居拿回家一份《天中晚报》,上面写着如果发现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可以拨打环保部门投诉热线12369举报,我们这才知道向环保部门投诉。”居民吴钊说,他们把问题反映给市环保局后,市环境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一个月内先后去该企业协调5次。
最终,在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该企业经过整改,环境污染减轻,王二凤等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不仅如此,该企业在春节前还派人看望了这26户居民,给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表达对他们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