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从最早的走亲访友拜年到后来的电话、短信拜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又多了微博、微信等拜年途径。丰富的拜年方式,为市民提供了更多表达新年祝福的工具,这么多的拜年方式,今年你选择的是哪一种?
贺卡拜年成回忆
亲朋好友互寄贺年卡片,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祝福方式。笔者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每到过年就去文具用品批发市场采购大量贺卡,送给老师和同学以及亲朋好友。有些贺卡会存放十几年,现在翻出来,满满都是爱和祝福。
当然,由于卡片可以发挥的空间有限,如何拟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贺词也是让人头疼的事,其中不乏有人临时抱佛脚,节前苦练钢笔字。
微博拜年省钱省力
前几年,微博拜年成为号称“最潮、最火、最低碳、最拉风、最风雨无阻”的拜年方式。有了微博,拍一张自己的照片上传,配上贺词,再“@”给圈中好友,就算拜年了。
与写信、电话、短信等相比,发微博不仅省下通讯费用和编写短信的时间,而且还为接受者提供了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回复多条祝福,无需再忍受整夜频繁短信提示音的干扰。
原创短信情谊真
“找一条写得不错的信息,然后群发,坐等回复。”出生于1984年的刘飞说,“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年过年不得不给客户群发信息拜年,还要一一回复其他人的拜年短信。有时我都不知道对方是谁。”
2014年一首《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唱出了短信拜年的尴尬处境,但仍有不少人选择短信拜年,主要是因为“被拜年”了,不得不回复别人的信息。
不过,群发的拜年短信人工炮制痕迹明显,让收信人的幸福感和感动指数降低,回复短信的热情也受到了打击。
短信拜年虽然不再火爆,但原创短信在拜年祝福里还保持着一定的热度。笔者今年收到最好玩的短信就是:“新年快乐……此处省略一万字。”
除夕夜,市民刘鹏编发了30条拜年短信,短信内容没有一条雷同的。“我的拜年短信,会让对方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写的。因为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只有我们能品尝到。用语不必华丽,用心就好。”刘鹏说。
“微拜年”方式成为主流
“你抢了几个红包?” 这应该是今年春节最常见的话题了。经历了电话和短信拜年时代,如今社交软件成为了拜年的新宠。
“短信拜年太没有感情了,打电话有时又怕对方不方便,现在有了微信,这些问题全都解决了。”市民
不少网友也认为,微信拜年更能表达感情,对亲朋好友说几句真诚温馨的话语,是拜年的最好方式。
“以前一到除夕,我总要绞尽脑汁编辑短信发给亲朋好友、领导,一发就是几十条,同时,自己也会收到一大堆群发的短信,千篇一律,没意思又浪费话费。”刚参加工作的李静表示,她对短信群发拜年已经麻木了,今年她建了个微友群,直接用微信给同事、领导拜年。
“除夕一大早,我就开始用微博发祝福了,并且还收到了不少朋友发来的祝福。”市民小张兴奋地说,“微博还能上传照片和音频,发出去的再也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图文并茂的祝福,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