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出台
市民起网名不能随心所欲
□董莉莉
“你的网名改了吗?”最近很多年轻人一见面就问对方改网名了没有。《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从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昨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共十条,对公众上网使用的账号名称(包括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进行规范,明确规定网上昵称的“九不准”。该《规定》自
《规定》就账号的名称、头像和简介等,对互联网企业、用户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涉及在博客、微博客、论坛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注册使用的所有账号。“账号管理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用户选择个性化名称的权利,重点解决前台名称乱象问题。”网信办一负责人说。
昵称乱象多
“去年我表弟在QQ上找我借钱,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就给他汇了1000元钱,后来才知道别人盗用他的QQ四处骗钱。虽然钱不多,但是我很生气。”市民陈飞告诉笔者。
笔者发现,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吸引用户,注册流程过于简单,对用户信息的审核也比较宽松。据了解,中国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有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如“人民日报”;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有的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如“普京”、“奥巴马”等。
除了有些网友出于“博人眼球”的目的起一些哗众取宠甚至违法违规的昵称外,部分商家或机构利用虚拟网络账号进行商业炒作,也有一些人通过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和审查漏洞,谋取一些不正当利益。
有人赞同有人担忧
市民胡智勇告诉笔者,他对出台的《规定》很赞同,因为自己身边就曾有人遭遇过网络谣言:“我朋友的餐厅本来生意很好,却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店内被执法机关查出有卫生问题,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餐厅门可罗雀。如果实行了实名制,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更容易查出造谣的人是谁,便于追究责任。”
对于此次出台的后台实名制规定,市民贾丹并不认同,她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个人信息安全。“如果每次注册都需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意味着个人信息将被存储在多家网站的服务器中,在网络漏洞问题突出的今天,普通网民信息泄露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贾丹说。
不意味“全网实名制”
“网名不能随意起了,那是不是我们的网名必须要实名制了?”市民胡智勇说,《规定》的出台,可以净化网络空间,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很好,同时,也有一些人担心,此项规定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全网实名制”的到来。
据了解,《规定》的出发点是保障广大网民的权益,不是强行推广全网实名制,更不是把网民五彩缤纷的个性强行整齐划一。
“此次规定是针对前台账号名称的乱象进行治理,关于后台的真实身份信息管理,政策依然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并不意味着全网实名制,只是在后台实名的基础上加强前台的管理。”网信办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