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远在美国的儿子大年三十发来微信,一堆的0.01元的红包截图。
“今晚,请用它来羞辱我”、 “答应我好吗”、“不要怜惜我!!!”一个个血红的箭头指向红包。我起初没看懂何意,儿子说:“这是国内一个同学发来的红包,全部都是1分钱,呵呵呵。结果,我被同学羞辱了。”
“今年这个比较火。呵呵,最近朋友圈里都是这个!”儿子说。“我也才发现今年有这个,抢了个红包,竟然还有些小激动。”朋友圈里姐姐的女儿积极发言,并马上发了个50元的红包在亲友群里,儿子一马当先抢到 13.99元,说:“还是姐姐大方。”儿子鼓励我:“你点一下姐姐的红包就有钱。赶紧去抢!”顺手一点,我果真抢到了9.98元。
儿子说:“这个红包是随机的,拼的是手气,群里的人都可以点。得到的金额都不相同。可以设定多个人抢,可以单独给一个人发。不过,随机的有意思。”随后,儿子发了个40多元的试验包放到亲友群里,随着“恭喜发财大吉大利领取红包”的图片出现,我们迅速出击,每人抢了几元至十几元不等的红包。这极大调动了我们成年人的兴趣,正愁如何给外地的孩子发红包,这样“发钱”、“抢钱”岂不一举两得?于是姐姐、妹妹争先恐后地开始往微信群里放。
不一会儿,单位微信群里也开始滴滴响起来。“恭喜发财喜洋洋”的红包铺天盖地、此起彼伏地袭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有的守株待兔逢包必抢,晒出抢到的红包竟然有90多个,虽总共只有100多元钱,但还是乐此不疲。这小红包,一下子勾起一波夜猫子的兴致!
除夕夜,偶也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