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郭建光
本报讯 “我好心借给王静文300元钱,说好随后就还,可一个月过去了,对方不但不还钱,还把电话关机了。”1月14日上午,市置地大道一汽车服务中心的徐继业对记者说。
据徐继业介绍,2014年12月14日下午2时30分,他在店外为车主更换轮胎时,突然来了一名穿着讲究的女子。女子说:“大哥,我是建业森林半岛小区的居民,把钥匙忘在屋里了,丈夫在银行上班回不来,想向你借点儿钱。我丈夫车上的坐垫等都是在你们店里买的。”
徐继业想到,该小区确实有一名在银行上班的年轻人,在他们店里购买过汽车坐垫等。“我觉得对方不像骗子,就答应借钱给她。她还说自己是市区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 徐继业说,他将300元钱给了这名女子,女子给他写了一张借条:今借300元。谢谢!落款为:王静文,2014年12月14日。
“对方的字写得很漂亮,穿着也很讲究,看起来不像骗子。” 徐继业说,那名女子拿到钱后,对他说当晚就会来还钱。
第二天,不见那名女子来还钱,徐继业就拨打对方的电话,刚开始对方不接电话,之后就关机了。
“虽然妻子埋怨我,说我太大意,但我认为对方也许有事,过不了多久就会还钱给我。”徐继业说,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始终不见那名女子还钱。几天前,他查询到那名借钱女子的电话号码户主为“金华”,随后报了警。
民警查看店内的监控录像后发现,附近小区并没有王静文这个人,甚至对方办卡时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也是假的,这才判定对方是有预谋的欺诈。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线索提供人任先生获三等奖,奖68元老基酒一瓶)